反觀在蔡總統的身體裡,湧留著「福佬客」和「排灣族」的血脈。如果在蔡總統的「內心話」裡,「温貞菱的母親是菲律賓華人,父親是客家跟日本的混血」,為何近三分之一的台灣人,當認為自己就「血脈」而言也是中國人時,竟會被偏執地解讀為:「這多可怕,正是中國及其在台勢力發展的溫床」!而如此的偏見、無稽的責備與欺凌,和1941年「珍珠港事變」後,美國政府下令囚禁11萬餘名日裔美國人的舉措有何區別!?
其實,莊萬壽教授自身,正是台灣早已充份融合的最佳寫照。他先後任教於台師大「國文」系、台文所,也曾擔任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以及「本土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這些都是他自行登錄在台師大台文系的經歷。顯然,莊教授很珍惜自己與「國文」系和「國語」的淵源,如此,又因何選擇如此敵視「近三分之一」的台灣人民?
在蔡英文「內心」裡的四個堅持,「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全體台灣人民」的意志,是她認定的「最大公約數」之二。但民主的價值,必須植根於平等權以及自由權,始能四時不斷地開花結果。以數學的「最大公約數」形容「萬法歸一」,然而,「一歸何處」?
再就政治的「最大公約數」而言,係指不同政黨、派別、陣營……,「勉強」達成的共同利益走向。但面對絕大多數沒有政黨、派別、陣營……傾向的「台灣人民」時,蔡總統是否或應考慮改藉由「最小公倍數」的思維,也就是把台灣的「幸福分母」擴分(把餅做大),如此,政黨、派別、陣營……才有空間為「台灣人民」共同創造利益。因為數學「概率」教會我們:身經百次選戰的台灣市井小民,顯已不至於錯誤期待政黨、派別、陣營……,真能像鴻海/永齡基金會、台積電,以及慈濟一樣,可以做成無私奉獻的經典示範。
*作者為台師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