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6花蓮地震後,有地質學者在媒體上說:「台北盆地老舊建築約有40萬棟,若規模6.0,震度7級地震發生在台北,房子倒光光了,不要說(震度)7級,6級就差不多倒一片了!」,是否震度7地震真會讓台北房子「倒光光」?
這次花蓮地震規模6.0,花蓮震度即達6級以上,多處達最高的7級震度,但花蓮地區老舊的房子並沒有倒光光。倒塌造成傷亡或嚴重損毀(震後必須拆除)的大樓,除統帥飯店屋齡超過40年外,其餘屋齡反而都不大;同樣的,2016年美濃地震,倒塌造成117人罹難的維冠金龍大樓,當時屋齡只有22年,周邊更老舊房屋卻安然無恙;1999年921大地震倒塌死傷最嚴重的前40棟大樓,除了台北東星大樓外,幾乎全部是興建完成於1990年代,在當時屋齡還不到10年的集合住宅大樓。
這位學者認為6或7級震度會讓台北房子倒光光的立論依據不外是:民國六十幾年蓋的房子安全係數只有0.17(2月7日上電視節目所言);台北的建物耐震設計基準只有0.24g,整個台北盆地地質非常軟弱,大地震時會土壤液化(2016年維冠大樓倒塌後,上電視節目所說)。這樣就推論台北遇到6級震度(0.25g以上)或7級震度(0.4g以上),房子就倒光光了,是否正確?
民國六十幾年蓋的房子,那時還沒嚴謹的耐震設計規範,一般都以房屋的重量乘0.1為設計地震力設計它的梁、柱結構,但那時候蓋的大部分為五樓以下,特點是隔間磚牆多,這些磚牆並不當成抗震結構設計,但當地震來時,它會發揮如同抗震剪力牆的作用,可以承受非常大的地震力,若磚牆沒有被震毀或拆除,它會和梁柱結構共同抵抗地震力,它保護房子不倒塌的功能甚至比梁柱主結構體還大很多,這是歷次大地震老舊房屋雖耐震設計不足,但還不會倒塌的根本原因,因此我們一再呼籲,老舊房屋的磚牆不要任意拆除。大台北地區由於商業的高度發展,很多這類老舊建築的一、二樓磚牆被任意拆除作為賣場、超商、餐廳等,變成有重大耐震缺陷的軟腳蝦式建築,大地震來時,一、二樓少了原來的磚牆來分擔地震力,地震衝擊只由原先抗震設計就不足的柱子來承受,這就非常令人擔心了。
台北地區房屋的設計地表加速度只有0.24g,在6級或7級震度時會倒的說法,是對耐震設計專業不了解。地震工程學者根據一個地區地震發生的頻率、震源遠近深淺、並考慮區域地盤構造等,利用地震危害度分析,決定一個地區的設計地表加速度,這一設計基準在台北為0.24g(5級震度),花蓮則為0.32g(6級震度)。結構技師尚須根據這棟房屋的高度、結構類型、使用材料、用途、座落基地的地質堅硬或軟弱、與活動斷層的距離等情況才能計算出一棟房屋的最小設計地震力。假設兩棟結構型式完全一樣的12層鋼筋混凝土造住宅大樓,分別在台北和花蓮新建,雖然台北的設計地表加速度為5級震度,低於花蓮的6級震度,但因為需考慮台北的盆地效應等因素,根據耐震設計規範計算台北的設計地震力,依座落地質軟弱程度之不同,會比花蓮的設計地震力大40%到60%。也就是說,同樣型式高度的大樓,在台北比在花蓮需要更大的柱子,和配置更多的鋼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