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底,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上路,去年12月北京再通過3個自貿區計劃,而今年,預定又有3-5個自貿區計劃可望批准。台灣呢?一個限縮再限縮的自由經濟示範區都難推。
改革開放30多年,中國設立不少所謂的「經濟特區」,作為開放試點用,試驗後再逐步推而廣之。不過,這些特區多半以製造業的生產為重心,上海自貿區的野心則更大,它更多的往金融、服務業轉向,號稱要「實行政府職能轉變、金融制度、貿易服務、外商投資和稅收政策等多項改革措施」。
上海自貿區才掛牌1年,中國就進行「擴大試點」,又批准了福建、廣東、天津等3個自貿區,實施新一輪的開放。這3個新的自貿區的面積可都是上海自貿區的數倍大,特別是福建自貿區採「一區多園」,納入廈門、平潭、福州、泉州4地,面積更是上海自貿區的19倍大。今年則已有重慶、武漢、大連、西安、蘭州等地積極爭取、也可望納入第三波自貿區開放名單列。
相較對岸加快開放腳步,自貿區呈「遍地開花」,台灣的自經區早於上海自貿區推動,至今仍「卡卡」,不知何年何月可上路;更諷刺的是上海官員都說,他們自貿區的規劃是參考台灣的規劃案。結果台灣是「起個大早,趕個晚集」─甚至集都不知趕得上與否。
反對自經區的理由不少,有的是擔心開放競爭,有的是「恐中」情緒發酵,怕中資藉此大舉入侵,還有的是「形而上」者─如認為醫療、教育不是商品,不能開放;當然,也有不了解計劃內容,以為開放是不設防,國外(特別是對岸)的勞工會如潮水般湧進,搶走台灣人的工作。
回頭看看台灣過去經濟的發展,不同階段有不同問題,需要有不同方案因應,但基本主軸一定是朝開放走,藉此才能引進外來資金、技術,提升國內競爭力,企業、產業、甚至整個經濟體是會有調整適應的能力─縱然調整過程是有代價與痛苦。台灣的汽車、紡織、農業等等都曾經歷開放的衝擊,開放前外界也擔心會「整個產業都完蛋」,但結果則是這些產業自會調整,往更高附加價值端走。而台灣最有競爭力的科技產業,則是從來就是在開放環境中拚鬥出頭。
甚至在對外洽簽FTA(自由貿易協定)上,對岸展現出不怕競爭的開放心態,也超過台灣。中國去年與韓國完成FTA談判,今年可望上路,韓國產品的技術層次高於中國產品,但中國仍敢開放,希望藉此刺激中國企業提升體質與品質。先進經濟體多為開放、自由化程度高者,除非台灣不要經濟成長了,否則經濟持續往開放、自由走是必然的「宿命」─不論喜歡與否;拚命簽下12個FTA,讓出口商品的FTA覆蓋率達8成的韓國,實際上也是在走這條路。
但對台灣而言,去年卻是經濟自由與開放重挫的一年;兩岸服貿、貨貿協議卡關難實施,資本市場的開放(如F股)緊縮,自貿區計劃無法推動,幸而拜蘋果iPhone 6大賣之賜(看看台積電與大立光第4季創歷史新高的亮麗業績即可知),維持住景氣。
但台灣不可能永遠「靠吃蘋果維生」,更不能畏懼開放競爭,如果只想閉關保住自己的「小確幸」,最後恐怕連最起碼的小確幸都成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