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普考筆者都考過,高考採申論科目通常出3-5個題目,應考時間為2小時,今年公務人員高考三級的「民意與公共關係學概論」考題,4個題目都是剛出爐熱騰騰時勢題,包括民調、1450網軍、萊豬及假新聞,這種題目優劣互見,優點是考驗考生對潮流時勢的認識了解,知識比較活不致迂腐守舊,缺點是政治味太濃難為藍綠兩極及中立考生,偶分配1、2題比率尚可,4題通吃讓參考歷屆考題下功夫的吃鱉,第三題提問如何針對在野黨「反萊豬公投」提反制之道尤其爭議,這是透過國家考試集思廣益或置入性行銷嗎?
筆者國考處女作是司法丙等特考,筆試及格還有口試,雖已事隔四分之一世紀,記憶猶新,當年正巧在爭辯檢察官羈押權是否該回歸法院,《羈押法》考科就出一題「對於羈押權回歸法院利弊之我見」,個人見解雖傾向回歸法院為宜,因檢察官動輒收押取供,浮濫使用羈押權致監所人滿為患,聽說訊後只要檢座當庭擺出雙手上銬動作,法警即默契的解送看守所,可謂「惡檢昭彰」!但基於考的「監所管理員」隸屬法務部,法務部極力主張維護檢察官羈押權原制,不得不昧著良心違背「專業想法」,從法院組織院檢一家歷史背景、刑事訴訟立法旨意、司法官合併招訓分發、強制處分時效等「四個同意維持現狀」。
那時仁慈善待受刑人的馬英九擔任法務部長,民間廢死聲浪頗高,《犯罪學》考科也出「談死刑存廢優缺點」,嫉惡如仇力贊死刑的筆者再度被迫違反本意,從死刑冤獄不可回復性及法官是人不是神,不能扮演上帝決定生死等觀點「反對死刑」。而答題調調如果符合出書考官編輯口氣,他會知道買他的書而給高分,所以口試官問我讀誰編的書時,保險起見把領域內所有權威學者通通唸出來,因為口試官皆學而優則仕出版過書的廟堂高官。
由上可知,除非測驗題對與錯是非分明,筆試申論雖錄取分數客觀,評分仍充滿主觀成份,口試尤其沒標準。六0年代高中聯考作文,竅門是滿篇對蔣總統歌功頌德,大篇幅痛罵「毛匪澤東」絕對錯不了,即使心裡無此想法,還是得這麼下筆,否則是跟成績過不去。賭盤影響投票意向,押注那位候選人,為了彩金一定投給該候選人,故妨礙選舉公正性,公職考試挑題何嘗不會,應試者揣摩上意方能「貝多芬」〈背多分〉。
行政力量介入太深,考試院保培會的簡任升官等訓練結訓考試,甚至大學博碩士論文,都可能教育出「政治馬屁精」,本年高考關於反制在野「反萊豬公投」出題,屬不可原諒失敗考題,命題官應譴責永不錄用,典試委員長、考選部長及考試院長須連帶處分,只能驚嘆,民進黨滲透力比戒嚴時的匪諜還無孔不入!
*作者為退休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