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聿文觀點:被權力操控的「自由」比消音更可怕

2021-12-01 05:50

? 人氣

中國政府雖釋出多張彭帥照片,但這位網球名將的下落與處境依舊讓各界擔憂。(翻攝網路)
中國政府雖釋出多張彭帥照片,但這位網球名將的下落與處境依舊讓各界擔憂。(翻攝網路)

權貴醜聞到國際事件

彭張之間的事情本是她倆的私人隱私,是後者的個人醜聞,這種事嚴格來說在任何制度任何國家都難於避免。而基於兩人的身份,公開後要想不引人注目不可能,但對一般民眾言,他們也就是把它當作茶余飯後的談資而已。看多了中共官員的情婦現象和不正當男女關係,民眾對此類性醜聞的免疫力也提高了很多。盡管彭帥對張的指控發生在中共六中全會召開前夕,可能會讓中共和習近平有些難堪,但也僅此而已,用不著如臨大敵。不過也許是時機的巧合,更多是這個體制本身在處理此類事情的無限上綱,讓中國官方不能用正常人的思維和心態去面對它的輿論擴散效應以及外部的質疑和對彭的聲援。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從個體來說,專制政權下的官員也許都不笨,可由這些官員組成的這個體制,它的神經卻很脆弱,不出事則已,一旦出事特別是涉及一定的層級或人物,那根鬥爭的弦就繃得緊緊的,生怕有人做文章,搗亂,想方設法利用權力和專政工具把事情壓下去,對要討公道的當事人或者事情的受害者,限制其人身自由。彭帥事件演變成現在這樣,一定會被中國官方當作國安案件來處理。中共會認為,國際網壇威脅將比賽撤出中國,是在配合國際「反共反華勢力」演出,後者聲援彭帥,操作彭帥消失話題,目的要醜化中國,施壓西方國家抵制將要召開的冬奧會。可以說,從國安角度看待外部的反映,對事情的處理就變得剛性和僵硬起來,這就使得中國官方此回在回應國際網壇質疑時顯得笨拙和遲鈍。

彭帥是讓人同情的,同情於她作為一位具有國際知名度的網球名將,仍免不了淪為中共權貴的玩物;同情於她投注了一份真感情給中共權貴卻得不到她想要的愛,因為這個男人囿於他的身份就算真喜歡彭,也不可能和她結合,給她幸福的生活;同情於她在事情被公開後,只能被動地接受輿論的檢視和權力的擺布。好在北京冬奧會即將舉行,國際網壇和輿論對她的聲援,使得中共不能不有所忌憚,從而對彭帥的人身自由和安全,不敢過於設限,否則,很可能像其他觸動中共敏感神經的名人一樣,要「消失」一段較長時間。

就此而言,彭帥或許比那些「被消失」的名人要幸運一些,然而,從全社會的角度看,當彭帥按照官方的要求和編排出現在公眾場合,表演自己沒有受限的「自由」和人身安全時,其實比她的「被消失」或諸如有些人的「電視認罪」,更讓這個社會感到害怕。因為無論是「被消失」還是「被認罪」,對那些有分辨力的人而言,它從形式上就讓人覺察體制的荒謬和邪惡。但是,「被自由」卻具有相當強的欺騙性,明明這個人被背後的一只手控制著,可他或她向外展示的,是看起來很自由,沒有受控,這使得想為她發聲的人或力量,無處著力。從而,用形式上的「自由」,遮背了本質上的控制,讓人難以識別體制之惡。

問題還在於,既然權力可以做到操控「自由」,表演「自由」,這個社會還有事是什麼權力做不到的。自由本是一種最高貴的品質,是人可以為它而舍棄其他身外物如權力、愛情、金錢的,但既然中共可以讓彭帥表演「自由」,也就可以輕而易舉地讓人在其他方面屈服。此乃前一階段中共對資本舉起反壟斷大棒後,各路資本家紛紛投降的原因。

不管如何說得天花亂墜,被權力操控的「自由」本質還是要使人「恐懼」,它實際是恐懼的另一表現形式。彭帥雖然現身了,但她並未獲得不受恐懼的自由,她的麻煩沒有結束。

*作者為政治評論員,獨立學者,中國戰略分析智庫研究員兼中國戰略分析雜誌共同主編。本文原刊《德國之聲》, 授權轉載。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