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表明#MeToo為何那麼難?在維穩與社會進步之間擺盪的反性騷擾運動

2018-03-08 20:10

? 人氣

觸動敏感神經

然而很多時候,故事似乎剛剛開始,就要走向結束。1月下旬,原計劃從北航到對外經貿大學的反校園性騷擾遊行被組織者取消。對於學生們的自發活動,高校的態度普遍比較曖昧,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學校會找學生們談話,盤問背後的原因,會問『是否是你們學院存在這樣的問題才這樣做的』或者說『學校會幫你解決的,還是不要發了』,總之還是出於一個維穩的思路」,肖美麗說。

與此同時,網絡上要求建立校園反性騷擾機制的請願書、公開信在發表、轉發後被迅速刪除,顯然觸動了審查者的神經。對於中國當局而言,有組織、有訴求的民間自發活動就更像是定時炸彈--哪怕是性騷擾這樣並非極度政治敏感的話題。

2015年,計劃在婦女節舉行反對性騷擾維權活動的「女權五姐妹」被警方以「尋釁滋事」罪名拘捕。(德國之聲)
2015年,計劃在婦女節舉行反對性騷擾維權活動的「女權五姐妹」被警方以「尋釁滋事」罪名拘捕。(德國之聲)

2015年3月,多地的數名女權活動人士計劃在三八婦女節之際舉行反對公車上性騷擾的公眾維權活動,她們被各地警方以「尋釁滋事」罪名拘捕。

性騷擾的溫床

在性騷擾事件中,受害者絕大多數是女性。這並不偶然。

中國開國領袖毛澤東曾有一句名言:「婦女能頂半邊天」。北京師範大學的《2016中國勞動力市場發展報告》也顯示,中國婦女的勞動參與率達到64%,遠高於世界平均水準。然而經濟上的獨立,並不意味著地位上的提高。在2017年年底的最新一期《全球性別平等指數》報告中,中國在全球144個經濟體中處於第100位,排名在十年裡持續下降,性別差距愈加明顯。與此同時,性騷擾問題在中國非常普遍。數年前,中國新聞網援引中科院調查稱,84%的中國女性曾遭遇過性騷擾。

「性騷擾還經常被看作是耍流氓、個人品質和作風問題,而這其實是一個權力關係的問題」,女權活動人士肖美麗說。她表示,中國傳統的男尊女卑的等級制度是性騷擾發生的溫床,「這個制度下,人們習慣於在性侵、性騷擾事件發生後,將焦點偏移到受害者身上」。同時社會缺乏相關的法律、輿論支持,常常在受害者身上找問題(她比較漂亮、穿著暴露等)。這樣一來,受害者羞於談起自己的經歷,性侵者也不會害怕,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如何有效收集證據是關鍵

想要改變這一點,首先要讓更多人認識到,性騷擾是基於一種不平等的權力關係。曾揭露傳媒圈性騷擾現象的黃雪琴也提到,性騷擾的背後是權利、資源和話語權的不對等。

她說,「傳統的男尊女卑問題已經不是影響當下受害者人發聲的主要原因了。影響當事人發聲的主要原因不是男尊女卑,而是在遭遇性騷擾時候未能有效地收集證據、未能強有力反抗、未有完善的渠道發聲」。

這位獨立記者表示,中國女性整體上對於這個話題是敢於表達自己觀點的。「但如果性騷擾發生在自己身上,敢於實名發聲(舉報)的其實很少。因為發聲後可能會面臨個人訊息、隱私遭到曝光,……甚至可能因為不是完美的受害者而受到一些人的質疑,可能不被相信。如果有強有力的證據,例如北航事件的羅茜茜,我們收集了大量的證據,證據鏈很強、個人訊息得到保障,在這種強況下勇敢發聲其實可以得到絕大部分人的支持。」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