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就開始分班
我認為新加坡和台灣教育制度最大的不同,在於「小六離校會考」。這是台灣在一九六八年推行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後即行廢止的考試, 但在新加坡卻保留到今天。因而在台灣國中階段常見的能力分班和校內外補習現象, 在新加坡提前到小學階段便發生了。長期以來, 新加坡教育部「實施」 小四分流制度, 也就是從小學四年級開始分班。雖然教育部在二○ ○ 八年取消了「小四分流」, 但是所有家長和學生都知道, 很多小學在小一就已經偷偷分班了。以我教的華文為例,教材分為三級:深廣、核心、導入單元。你從字面即看得出來,學生是被分成三班-- A段班、B段班、C段班。其他主科例如英文、數學和科學, 同樣是依照類似方式給學生劃分「階級」。
我自己就教過幾次C段班, 可以深切體會到階級對學生造成的心理創傷。他們從小一就開始被貼標籤, 自暴自棄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值得注意的是, 被劃到C段班的學生比例約在二○ % 到三○ % 之間。有這麼高比例的學生在小學階段被機械式地放棄掉, 這是不是新加坡政府在教育方面投入不夠所導致的呢?情況恰恰相反,以二○一四年度預算為例,教育類開支高居十七種類別的第二位, 其數額僅略少於國防類開支。新加坡政府是以有錢聞名於世, 教育又一向是政府施政重點。比較可能的解釋是, 政府的錢不是用來提供一個公平的環境, 反而是塑造一個競爭的環境。但我會想問,即使國家的實力因人民彼此不斷競爭真的提升了,失敗者的自卑感又該用什麼去彌補? 是否用成功者施捨的金錢可以補償? 或許更關鍵的問題是, 在一個變化日益加速的時代, 以學校成績來決定一個人成功或失敗的制度,是否能培養出對社會真正有用的人才?
反過來看看A段班的情況。新加坡有一個特殊名詞--「小六會考狀元」。狀元有很多種, 有各校狀元, 也有全國狀元。這一類的年度焦點人物,在台灣同樣有,只不過主要產生在大學聯考這一關。
每年我都會看到記者在放榜後訪問「小六會考狀元」, 要了解他們成功的祕訣。我覺得很有趣的是, 大部分的新加坡狀元都是在強調自己很努力, 練習題做了幾十遍。而在台灣, 我印象中的狀元幾乎全是說他們很會規劃時間、讀書很有效率; 總之是既有讀到, 也有玩到。那麼家長呢? 新加坡的狀元家長常會在鏡頭前演出苦盡甘來的戲碼, 好像全家從此要鹹魚翻身。而台灣這邊卻是像意外當上星爸、星媽一樣的居多,最多是走路有風, 沒有什麼悲情的感覺。想想當紅藝人Selina 的父親「 任爸」, 你就明白我的意思。從這一對比看來, 兩地雖然同樣都是升學主義掛帥的社會,考試的份量在人們心中還是有不小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