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要進TPP 別學希臘把國內政治當成國際規則

2015-02-12 12:20

? 人氣

經濟部長鄧振中率團赴美遊說支持台灣加入TPP,但美豬問題仍是台美經貿關係的一個死結。(取自網路)

經濟部長鄧振中率團赴美遊說支持台灣加入TPP,但美豬問題仍是台美經貿關係的一個死結。(取自網路)

經濟部長鄧振中訪美歸來,目的在爭取加入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從與美方的互動來看,美牛、內臟等進口事項仍是重點。台灣在國內政治與國際談判上是該找個均衡點。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這幾年台美的經貿關係的進退,幾乎都與美國牛豬的進口有關。台美最重要的TIFA(投資暨貿易架構協定)會議是台美間處理經貿議題之重要平台,但2008年到2011年間就因美牛進口問題而停開。待2012年解決美牛進口問題後,TIFA會議才恢復。當時,官員最後可是說得非常明白:沒有美牛進口,就沒有TIFA復談。

但台灣「牛豬分離」政策也讓美方一直無法接受,TIFA雖然復會但仍難有進展,至於台灣希望加入TPP則更是毫無回應。

台灣的「牛豬分離」政策可以理解,因為台灣豬肉消費量是牛肉的7-10倍,農戶養豬的數量遠高於養牛,政府任何開放政策引發的豬農反彈的壓力遠遠大於開放牛肉;國內對豬肉含瘦肉精的疑慮深,雖然美國要求我國必須以國際標準為依據,但社會確實難以接受而搞出一個零含量的標準─而這也確實影響著台美後續經貿關係的發展。

但現實情況則是受困於經貿邊緣化的台灣,一定需要美國的支持才有突圍的可能,也才有加入TPP的機會。對美國而言則是台灣是否加入TPP,倒不是那麼重要。國際現實上是美國的籌碼多多,台灣則無太多籌碼。台灣應該如何取捨,在國內社會壓力、長期經濟發展需要、及國際現實下,能找到一個均衡點,是政府與社會必須面對的課題。

2008年時,韓國也曾為了與美國簽署FTA而開放美牛進口,結果引發社會強烈的抗議示威,最後導致內閣改組,總統李明博支持率大跌,韓國政府被迫延後此開放政策。不過最後仍把開放美牛綁進FTA談判,在附加其它條件後終究是開放,避免了美韓FTA進程的停滯。

再看近來最為全球金融市場矚目的希臘危機,新上台的左傾政黨在選舉期間,提出反撙節、債務減免、反基礎建設私有化等議題,打動民心、順利上台。但希臘的國內政治不是國際規則;新政府上台後到國際上談判處處碰壁、一路退縮─不再提債務減免、私有化持續,即使現在仍咬牙堅持要反撙節,但面對月底現金即將用盡,如不能得到國際援助,希臘有多少本錢堅持反撙節,還是一個大問號。

這就是國際現實。國內的民氣與社會支持,有時可以是對外談判的助力,但如背離國際現實過鉅、忽視彼此手上有的籌碼,則可能反成阻力。台美經貿關係的下一步,其實已陷入這種拉鋸之中了。政府該盡力想方設法找出平衡兩方差距的方案,化解各種阻力,一味堅持「不開放」或是一味順從美方要求,都不是好策略;而社會各界也該了解國際現實的影響。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