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新南向研究,兩岸大車拚

2018-04-02 06:00

? 人氣

新南向研究兩岸大車拚,台灣略遜一籌。圖為中國─東盟博覽會。(資料照)

新南向研究兩岸大車拚,台灣略遜一籌。圖為中國─東盟博覽會。(資料照)

回想今年年初,總統府表示新南向辦公室「功成身退」進行解編,詭異的是,之後小英又馬上指示在國安會成立「新南向政策專案小組」,與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成立「新南向工作小組」,這般疊床架屋,根本在打臉自己,具體反映的是,新南向政策推動以來,亂象一籮筐的情景,讓人摸不著頭緒,新南向喊了半天,到底是認真務實幹實事還是不斷進行文青喊話?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既然要全面推動新南向,「東南亞研究」理當成為一門顯學,平心而論,這門區域研究應當受到高度重視,學者與研究生們肯定趨之若鶩,然而,看看政府的態度與學術界是如何重視「東南亞研究」。

舉例來說,1996年淡江大學是全台第一個成立「東南亞研究所」的大學,也是第一間於2016年正式停招廢所的「東南亞研究所」!這代表擁有該所學位的碩士,如今畢業證書只是廢紙一張。查詢全國碩博士論文網領取淡江東南亞所碩士學位共有112人,真是叫人情何以堪。正當力推新南向之際,東南亞所卻倒了,可嘆亦復可悲!

再來看看擁有最多資源的台灣大學,根據今年的碩、博士班招生簡章來看,沒有針對東南亞區域研究成立相關研究所或組別招收研究生,甚至在校級單位之下也沒有成立相關的研究中心。台灣學術界領頭羊,沒有跟進「東南亞研究」,怎麼讓其他學校產生「路徑依賴」的外溢效果?

說來實在諷刺,原來在高舉新南向的大旗之下,我們是這樣的態度在「重視」東南亞區域研究!推動新南向需要有專業的研究人才與研究後備部隊,台灣的狀況竟然是如此,看看對面中國大陸是如何在推動「東南亞研究」。

廣西地處中國面向東協的前哨站,不僅有一年一度的「中國-東盟博覽會」,還有中越「兩廊一圈」、「GMS次區域合作」等區域合作機制,廣西更是積極參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泛北部灣合作」、「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充分發揮「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前哨站和「橋頭堡」作用。

為此,在廣西大學成立「中國-東盟研究院」,該院下設「國別研究機構」,分別是越南所、老撾所、柬埔寨所、緬甸所、印尼所、新加坡所、馬來西亞所、泰國所、汶萊所等10個研究所,每個研究單位至少有3位研究人員,以及相關的研究助理等編制。此外,研究院下還設有「中國-東盟全息綜合資料平台」、「中國-東盟輿情監測中心」,以及出版《中國-東盟研究》期刊。

「中國-東盟研究院」更是以中國大陸的「長江學者」、「八桂學者」為重點目標,以「特聘專家」等方式引進國內外高校及研究機構的科研骨幹,跨學科交叉組建研究團隊。

看看中國大陸,再回頭看看台灣,同樣是「東南亞研究」,兩岸政府與學術界對於東南亞研究的態度有如天壤之别,投入的資源也難以相比。一個在認真務實幹實事,一個在文青喊話騙選票,兩岸南向研究大車拼,誰輸誰贏,高下立判。

*作者為台大國家發展所碩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