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挺台灣的美國國務卿!」BBC分析龐畢歐訪台的時機與目標

2022-03-01 11:30

? 人氣

「他的訪台是強化其對外政策中很重要的目標跟手段:目標是抗衡一個崛起的威權中國,手段是進一步深化跟台灣的合作和結盟。」黃兆年說。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宋文笛還指出,此次互動,台灣可以宣傳美台關係良好,龐畢歐也可以為自身印太戰略鷹派身份增加籌碼,可謂互利。

「台灣政府向來著眼於提升和美國官員互動的位階。龐畢歐曾經作為內閣閣員中位列首席的國務卿,高調親訪台灣,亦符合此一趨勢。作為卸任官員,政治敏感性又相對較低。」宋文笛說。

烏克蘭危機引發的台灣焦慮

龐畢歐訪台之際,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成為國際焦點,台灣總統蔡英文表示「感同身受」,也有台灣輿論表示擔憂「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

蔡英文在國安會議上指出,台灣與烏克蘭局勢在地緣戰略、地理環境及國際供應鏈重要性有本質上不同,但面對境外勢力意圖操作烏克蘭情勢,影響台灣社會民心士氣,政府各單位務必加強防範境外勢力及在地協力者所發動之認知作戰,並強化錯假訊息澄清,穩定台灣社會內部情勢。

1

台灣外交部宣佈龐畢歐訪台消息當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記者會上宣佈,對長期參與美國向台灣出售武器的美國軍工企業雷神技術公司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實施反制。

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范世平認為,台灣與烏克蘭問題的可比性在於:台灣遭受到中國的威脅。「中國沒有放棄對台灣使用武力,今年二十大習近平可能還要連任。我認為他的連任最大理由就是要統一台灣,甚至是武統台灣,」他說。

范世平對BBC中文指出,不可比性在於台灣與中國始終隔著台灣海峽,而烏克蘭與俄羅斯接壤;台灣在經濟上的影響力超越烏克蘭,在國防上的投資也更多;而且在經歷烏克蘭事件後,台灣人民有了更多的危機意識。

黃兆年分析,與烏克蘭相比,台灣更接近美國的核心利益,因此如果台灣面臨烏克蘭的處境,美國或許願意為台灣做更多。

「第一點體現在安全層面上,台灣在地緣政治裏是西太平洋的第一島鏈的核心位置,其實是圍堵中國崛起的第一道防線,」他指出,「另外一點是經濟層面的合作的意義,因為以全球生產鏈的角度來看,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在全球生產鏈扮演核心角色。」

對於未來開戰的可能性,宋文笛認為,雖然台灣和烏克蘭議題有連動性,但是兩者之間的可比性不高,北京不太可能在台海採取軍事冒險行為。

「烏克蘭一旦爆發戰事,俄羅斯便會暫時成為西方國家眼中的『主要矛盾』,中國降格成為『次要矛盾』。北約包含美國和西歐的集中力自然會被牽制移動到東歐,連帶地給予北京在印太區域比較多的喘息空間。中國在一定程度上成為西方國家的爭取對象,甚至不排除歐洲國家會嘗試說服中國充當歐洲和俄羅斯之間的調解人。」宋文笛分析。

「所以一旦中國也趁機開戰,等於又把自己變成西方國家的『主要矛盾』,後果就是主動拋棄原本可預期的外交收益,徒增西方對華敵意,還幫助俄羅斯緩解西方因烏克蘭戰事制裁俄羅斯的力道。」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