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基於費雪公式的推導也有很多問題。除了本身的固有問題外,費雪公式還有很多中國特有的問題。首先,貨幣的國際化使一部分貨幣沒有參與國內交易,最近幾年人民幣的這個趨勢越來越明顯。更重要的是,中國有著自己獨特的市場化與貨幣化進程,隨著改革開放,很多本來不以價格計算的商品與福利,進行了市場化。比如房租,以前是福利性質,只收取很少的房租,單位分房甚至不需要房租。市場化時候,房租成為居民支出的一個重要部分。這一方面,推動著CPI的上漲,另一方面,這個獨特的貨幣化進程並不在費雪方程的考慮之中,中國經濟中“憑空冒出來”很多本來就存在,不能計入GDP增量,但卻實實在在的從不需要貨幣進行交易變為了需要貨幣進行交易,從而吸收了增發的貨幣。從這個角度,又抑制了增發貨幣帶來的通貨膨脹。
房地產是一個典型例子,房產從不可交易,變為可以交易,並且持續上漲,消耗掉大量的增發貨幣。在“4萬億”的大投資中,貨幣的增量直接成為房產上漲的推動力,但與此同時,卻抑制了其他物價的上漲。從2009年到2012年,房價飛速上漲,但平均CPI指數僅為2.7%,非常溫和。
由此可見,現有的經濟學與統計學,並不能完美的告訴我們,80年代的1萬元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
其實,筆者認為,這個問題爭執不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通貨膨脹是個貨幣現象, 而“80年代的1萬元,相當於現在多少財富”卻同時是一個心理現象。無論是費雪公式還是CPI,也許能反映購買力,但卻不能反映人們心理上的對生活,乃至財富評價的膨脹。
衣食住行,乃百姓頭等大事。比如服裝,80年代乃至90年代,人們的服裝需求,基本上著眼於面料、款式,而當下,品牌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品牌當然是有溢價的,比如,耐克鞋,或者退一步,哪怕是一雙特步運動鞋,都沒有辦法直接與80年代的解放鞋進行比較。所以,除了CPI、費雪公式本身的技術性問題,這些參數與實際財富感受之間永遠充滿差異。
再如飲食,在過去,50元一個月的工資,即使只能粗茶淡飯,也能讓一家其樂融融,但在今天,300元即使能買來同樣的飯菜,但沒人會認為,一個月只能吃上三頓肉算是正常的生活。
除了對生活評價的提高,人們對財富的評價也發生了改變。記得80年代的時候,一台14寸的日本進口彩電大約要1000元。在那個時候,這樣的一台彩電可以引來鄰居的羨慕,可以成為出嫁光鮮的嫁妝。隨著技術與經濟的發展,同樣1000元可以買到的彩電變為了32寸的液晶,但卻不再光鮮,甚至變為了寒酸、拿不出手的東西,而轎車則成為了人們眼中的財富性產品。80年代,一萬元能辦出風風光光,震驚四鄰的婚禮,而現在,一輛稍微能帶來面子的車子本身,也要七八十萬,再加上婚禮、招待,80年代1萬元的財富感,如今恐怕要變為兩三百萬,而這絕非通貨膨脹所能解釋。
可見,當我們討論80年代的1萬元相當於現在的多少,或者現在的100萬相當於20年後的多少時,除了理論上的購買力以外,還包含了隨經濟發展而不斷膨脹的財富觀。
至於現在100萬,在以後意味著何等的財富,則更難回答。需要提醒的是,從78年到現在,經歷過價格闖關,經歷過92年之後的經濟過熱,經歷過政府手中缺錢,不得不發鈔以應付赤字的階段,所以,某種程度上,用過去的通貨膨脹推斷未來並不准確。
更重要的是,從80年代到現在,中國一直處於經濟增長與人口紅利之中,但在未來,這些持續性的利好會逐步消失,轉型的壓力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
除了全球經濟形勢,由於自身的政治經濟特點,中國可說是全球大經濟體中,預期最不明確的一個——比如,哪怕在五年前,有誰能預測到當下的反腐力度?而未來社會形勢下的國進民退抑或民進國退,或者經濟增速下滑導致的貨幣刺激,又有誰說得清楚?而當這樣一個中國成為全球經濟體系中重要的一環的時候,各種缺乏預期的黑天鵝事件,又會被進一步放大。
*作者為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經濟之聲《財經名人堂》特約評論員,專欄作家。(原文刊載騰訊大家網,責任編輯:陳小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