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寶寧專文:中華商場的誕生,一個現代性的想像方案

2022-04-14 05:40

? 人氣

1945至1949年間的西門地區,歷經日人撤離、街道名稱改正、通貨膨脹、二二八事件、戒嚴令頒布等政治經濟層面的衝擊與轉變。但除了台人及中國大陸各省移民進住原日人居住的房屋外,都市街道景觀本身並無多大的變化。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街道景觀的巨大改變,是在1949年12月起大批中國各省移民遷入後才改變的。在龍冠海(1969)的研究指出,1949年遷入臺灣即有60萬人,後至1952年,每年均有30萬至37萬人陸續來到臺灣,臺北市人口已達54萬9,923人。面對這批百萬新移民的住房需求,公務機關人員直接分配入住部分日人留下的宿舍,軍人及軍眷除了進住部分日人眷舍外,另興建眷村方式配住;其餘則放任其自行搭建房舍(施欣辰,2008: 40)。

清領時的臺北城牆,加上原本的護城河整治後,構成日治時期的「西三線道」。西三線路在戰後街道名稱改正下改稱為「中華路」。為安置大量移入的軍民,當時的臺北市政府委託警民協會,在中華路既有的鐵道西側搭建一列、東側搭建兩列臨時住宅安置遷入的部分軍民。這些臨時住宅坐落於北門至小南門的中華路上,共計1,661間(黃大洲,2004: 7)。以竹片、鐵皮、木板為主要材料搭起棚架遮風避雨。當移民持續遷入,依其各自居住需求,以手邊能取得的材料,將原有空間加大增高,連建築間小巷都住滿人,形成當時人們心中的貧民違建區「棚攤」。

1949至1960年間,棚攤區接續日治時期的商業區位基礎逐漸發展出自己的商業活動,區域那包括日用雜貨店、各地鄉土風味料理店、香菸攤、擦皮鞋攤、愛國獎券店及跳蚤市場等(郭中端、堀込憲二,1995: 115-117),形成當時臺北最大的市集(施欣辰,2008: 44)與攤販區(黃大洲,2004: 7),為日後中華商場內的各種行業打下基礎。

中華商場立面圖。(資料照,徵信新聞報,1960年6月8日)
中華商場立面圖。(資料照,徵信新聞報,1960年6月8日)

在臺灣經濟處境仍處於戰後的艱困時期,棚攤區從居民日常生活延伸出來的商業機能,在來自中國大陸各省多樣文化的交會下,克難中自有其特色。然而,對臺灣這個正逐步面臨都市化發展趨勢的第三世界國家來說,都市基礎服務與公共設施完全不足的社會情境,再加上戰爭因素導致的大量人口社會移動現象,使得這個過於壅塞、充滿高度臨時性的居住區域,在都市生活與空間品質面臨許多危機,舉凡環境衛生狀況不佳、缺乏民生用水用電等基本設施外,更嚴重的威脅來自於火災與鐵路事故的公安事件頻傳。

針對在此居住面臨的各種困境,居民積極地尋求各種溝通管道,希望能得到市政部門的關切與介入,協助解決問題。曾經擔任臺北市長的黃大洲,在其著作中即提及,曾經在中國大陸時間打過游擊的軍人、司令官,甚至是擔任過父母官的文人,停留定居在此都變成尋常百姓,因苦無資源,只能以各種可能的方式,例如投書報端,以期問題可以解決(黃大洲,2004)。以1951年10月1日出現在聯合報的投書文字,可清晰感受到這樣的迫切問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