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由學術界和藝文界人士聯名的公開信近日來成為德國輿論爭論的焦點。它不僅涉及德國是否應該向烏克蘭提供重型武器的討論,還涉及到是否應該讓烏克蘭獨自應戰從而避免戰事升級蔓延的道義問題。
自從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譴責俄羅斯入侵行為、聲援烏克蘭民眾的立場在德國公眾輿論中佔據主流。隨著戰事持續,德國計劃打破二戰之後的傳統,向烏克蘭輸送重型武器,另一種觀點也開始進入公眾視野。
4月末,28名德國學術界和文藝界的代表聯名簽署了一封致德國總理蕭爾茨的公開信,呼籲政府重新考慮向烏克蘭輸送重型武器的事情。「相反,我們敦促總理先生,盡一切努力促成(烏克蘭)盡快實現停火,促成一項交戰雙方都能接受的妥協方案。」
這份公開信也強調了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立場,並且支持在面對暴力進攻的情況下,不應該毫無抵抗地選擇退縮。「但是如果向烏克蘭提供大量重型武器,則會使德國成為間接的參戰方。」
聯署者認為,向烏克蘭提供重型武器,違背了兩項重要原則:一是,接受這場戰爭可能升級為核衝突的潛在風險;二是,接受烏克蘭民眾所遭受的人道痛苦的事實,因為即使是對侵略者的合法抵抗,進行到某一時刻也會造成過大的平民傷亡。
這份公開信最早的聯署人包括知名媒體人施瓦策(Alice Schwarzer)、演員艾丁格(Lars Eidinger)、喜劇脫口秀演員努爾(Dieter Nuhr)等。截至記者發稿時,該公開信在請願網站change.org上顯示的參與聯署人數已經超過20萬。
「向強權勢力磕頭」
這封公開信在德國輿論引起了巨大爭議。詞作家穆勒(Wolfgang Müller)在個人網站上寫道:「不應該把(這封公開信)當作一種熱愛和平的反戰主義來兜售,因為這事實上是對強權勢力磕頭的行為。」
不少人也認為,這封公開信無異於向烏克蘭民眾扇了一記耳光。因為從文字中可以讀出的觀點是,外界應該讓烏克蘭自己孤軍應戰,而不是向其輸送更多的武器來挑釁普京,因為這有可能會引發一場新的世界大戰,給烏克蘭以外的民眾也帶來巨大災難。
定居維也納的烏克蘭作家馬爾亞舒克(Tanja Maljartschuk)在接受瑞士網路媒體Republik採訪時說:「閱讀這封公開信給我造成了身體上的不適。」她稱該文「粗魯、傲慢而且愚蠢」,指責參與聯署者面對這樣的一場戰爭只是想要明哲保身。
來自烏克蘭的前世界級拳王克里琴科(Wladimir Klitschko)也作出了回應。他在《法蘭克福匯報》(FAZ)刊發的 一封信中寫道:「我們不需要那些膽怯的、只會給受害者增加負罪感的書信,我們需要的是勇敢的、譴責俄羅斯暴行、呼籲抵制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書信。」
克利奇科稱上述公開信的聯署者是「似乎已經失去對現實的判斷和理性」的所謂知識分子。他自稱這篇文章是在基輔撰寫的。他的哥哥維塔利‧克利奇科是基輔市的市長。他強調,「我們會一直堅持抵抗,直到侵略者滾回家去」。
公開信聯署者的回應
脫口秀演員努爾在個人臉書主頁上發帖,為自己參與聯署的這封公開信辯護:「這封信中既沒有要求烏克蘭放棄抵抗,繳械投降,……也沒有在任何的言語中表達過聯署者否認俄羅斯戰爭罪行或者是對普京抱有任何好感。……這封公開信只是要求人們停止一切可能導致衝突擴大的行為。這才是我簽名認可的內容。」
批評這封公開信的詞作家穆勒則認為:「一個將消滅對方作為明確目標的人,你是很難跟他談判的。而且對這樣的人,克制的安撫也是不對的。」
其實從戰爭爆發之後不久,德國就一直在為烏克蘭提供戰備物資,只是相關訊息政府並未公開具體種類和數量,聯邦議員只能在機密文件中查閱到相關訊息。根據烏克蘭政府圈透露,截至4月下旬,德國送到烏克蘭的武器包括至少2500枚防空飛彈,900枚火箭筒和配套的3000發彈藥,此外還有機關槍、手榴彈等等。
上週德國政府首次批准了直接從德國向烏克蘭運送50架獵豹式防空坦克的方案。在此之前,德國政府是不被允許直接向烏克蘭提供西式制式的戰鬥坦克的。
與此同時,俄羅斯國家電視台已經播放了對柏林、倫敦和巴黎這三座歐洲重要首都城市實施核打擊的模擬圖像,演播室裡掌聲雷動。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