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準會(Fed)暗示6、7月升息100個基本點後,如果通膨數字顯示回歸常態的走向,9月或許只會再升息25個基本點,讓短期利率來到2.25%左右,然後就對通膨數字「觀其行」,暫緩升息一段時間。 正當這個最新發展激勵了全球股市之際,卻傳出中國人民銀行可能使用「財政赤字貨幣化」方式,也就是量化寬鬆(QE),來增加貨幣供給,以彌補基建和其他政府赤字短缺的資金。到底中國有沒有可能執行大規模的QE?執行大規模的QE帶來對市場何種影響?
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之前為了維護央的獨立性強烈反對財政赤字貨幣化,最近《華爾街日報》報導孫國峰因貪腐案被調查和外界失去聯繫,引發了外界揣測孫是否因為政策立場遭到整肅,以及北京是否要展開財政赤字貨幣化。
雖然目前沒有據顯示孫國峰被調查與政策立場有關,不過中國的確有採取QE的動機。為挽救低迷的經濟並避免政府財政赤字對私企造成資金排擠效應,人民銀行勢必增加貨幣供給。QE當然是增加貨幣供給最有力的方式,但是不是唯一的選項。而且大幅擴張貨幣供給會對人民幣帶來巨大貶值的壓力,之前西方國家央行的大型QE都伴隨大幅的匯率貶值,但同時也會帶來股票市場短期大幅上漲。中國近年面臨資本外流的壓力,為了平衡目前面臨的維持匯率穩定性和挽救經濟的兩難,一開始可能會試探性地用小幅的貨幣擴張來提供資金給小型景氣刺激方案。但是如果經濟萎迷不振仍然不能獲得改善,人民銀行最後可能還是會考慮使用QE──雖然不會大張旗鼓的對外聲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