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區QE下,為方便貿易而將匯率釘住歐元的丹麥,開年以來只好連砍利率四次,走入負利率,避免從歐元區湧來的熱錢造成貨幣克朗走向瑞士法郎的命運。瑞士今年初因承受不了熱錢,放棄兌歐元的固定匯率,導致法郎一夕暴升15%;擔心貨幣升值損害出口,瑞士央行也因此立即降息兩碼。此外,瑞典也於2月開始自行QE,挽救國內景氣低迷。
從泰國、韓國、中國、印度、日本、丹麥、瑞典、瑞士、歐元19國…全球主要經濟體貨幣都在貶值,唯獨美元一支獨強。
美國經濟逐漸復甦,不僅2014年末結束自金融海嘯後開始的QE,今年2月就業市場表現也是1995年以來最強勁的一次,失業率因此下降到5.5%,達到聯準會的目標。外界預期聯準會升息最早將提前至今年6月,避免景氣過熱。
於是,全球資金大量湧入美國,造成美元不斷走強。根據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研究顯示,這波美元升值速度為過去40年來第二快。此現象一則以喜,一則以憂:美國人可憑藉強勢貨幣趁機環遊世界、購買更多其它國家生產的商品,但眾多美籍跨國企業可笑不出來,美元走強下,從亞洲到歐洲賺取的營收通通銳減,只有強勢如蘋果公司才能在各國開始調升價格,無能調升價格者就出現以美元計的營收獲利減少。美國股市本週因此暴跌,今年以來看好景氣回溫而開出的紅盤一夕蒸發。
金融海嘯後,中國成為全球經濟成長引擎,如今此份重擔似乎又落回美國身上。但如果各國貨幣繼續走貶,美元依然獨大走強,美國企業營收因此不斷虧損,對全球經濟未必不是另一種威脅。若美國經濟復甦引擎熄火,難保全球經濟又要邁入另一波衰退期。
貨幣政策或許是一時解藥,但在各國經濟唇亡齒寒的當代,全球一起寬鬆貨幣可能只是飲鴆止渴,長遠的經濟成長策略才是一帖即時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