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嚴選:中國就少了承載夢想的「車庫」

2015-03-14 05:20

? 人氣

電影《賈伯斯》重現「夢想發韌於車庫」的文化。(電影劇照)

電影《賈伯斯》重現「夢想發韌於車庫」的文化。(電影劇照)

那天晚上,父子倆牽手去看《超能陸戰隊》(台譯:大英雄天團)。走出影院,兒子照例問我各種問題,與以往一樣,關注點大多在於他這個年紀尚不能完全看懂的情節。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在地下車庫取車時,他突然發問:「小宏為什麼整天在那個車庫裡做東西、修東西?」

我眼睛一亮,告訴他這部電影是美國製造,而車庫文化則是美國文化的重要一部分,許多大品牌都在私家車庫發端,比如他熟知的蘋果。他似懂非懂,靜靜望著車窗外的夜色。

(男主角在車庫裡為機器人杯麵打造盔甲。電影劇照)

美國車庫文化的基礎是美國人的居住模式和車庫使用習慣。多年前,美國推行居住郊區化,人們大量遷居郊外。當然,這一運動也因為城市的凋敝、城市建設的缺乏人性和城市人文傳統的被損壞而遭到一些非議,許多國家至今仍被該理念影響,因此無法避開城市化的桎梏。比如中國城市的千篇一律,不適於行走、到了晚上就如鬼城一般的CBD,硬生生切斷道路的街角高樓大廈,還有一再被毀的老建築,都與居住郊區化的城市理念有些關係。

但不可否認的是,居住郊區化是美式生活重要的一部分。它帶來了汽車生活、更大的居住空間、便於孩子活動的花園,也因為居住空間的巨大,住宅配有車庫,但車子多半圖方便停在外面。因此,車庫成為了美國青年實現夢想的地方。

家中也有車庫,因為車停在外面,所以成了雜物房。兒子的玩具也在裡面,每日拿進拿出,樂此不疲。聽他問關於《超能陸戰隊》的車庫問題,突然心生感慨,我知道,他每日進出的車庫乃至身處的國家,都並非一個能讓人實現夢想的地方。而在美國,車庫文化是美國夢的縮影,它實現了無數人的夢想。

有這樣一個曾廣為流傳,甚至成為中學語文考試題目,讓學生從中尋找中心思想的故事:上世紀二十年代,美國正處於經濟大蕭條時期。一個名叫沃爾特的年輕人靠幫教堂畫畫勉強維持生計,因為沒有畫室,他只能借用父親的車庫。有一天,他在車庫裡發現了一隻小老鼠,也許是出於孤獨,他選擇喂麵包給小老鼠吃。有時,混熟了的小老鼠還會爬上他的畫板。後來,他以這只老鼠為原型,創造了一個動畫形象,名叫米老鼠,還開了一家公司,名為迪士尼。

如果說這個例子與車庫的關係有點牽強,人鼠關係的融洽太過傳奇甚至失真,那麼以下這些名字則足以實打實地代表美國精神和車庫文化——蘋果、微軟、惠普、谷歌、哈雷、亞馬遜……

1903年,21歲的威廉·哈雷和20歲的亞瑟·大衛森在一間木結構的車庫裡製造了第一台哈雷摩托,這個品牌名字的全稱其實是「哈雷—大衛森」,即二人的姓氏。百年品牌雪佛蘭的第一輛Classic six轎車也從車庫裡誕生。

七十多年前,惠普在車庫裡起家,成為矽谷神話的象徵,無數後來者為惠普故事所感染,其中就包括了賈伯斯。惠普的兩位創辦者在一次露營中成為好友,幾年後,他們湊了538美元,在一個租來的車庫裡開始創業,終於使得惠普成為世界最知名的品牌之一。那個古老簡陋、僅有三十多平方米的木制車庫,成了無數有夢想之人的朝聖之地。還有人們熟知的「惠普車庫法則」,即只有客戶需要的產品和服務才出得了車庫,所以,要「創新、創新、再創新」。

1971年,16歲的賈伯斯結識了沃茲涅克,五年後,羅·韋恩加入,三人在約伯斯父親的車庫裡成立了蘋果電腦公司。為了實現製造低價個人電腦的夢想,約伯斯和沃茲涅克賣掉了運貨車和兩台惠普計算器,那是他們最值錢的財產,換來了1300美元創業資金。不久後,一個以電視作為顯示器,沒有鍵盤和主機殼的電腦被製造出來,它是蘋果I,個人電腦的始祖。

1975年,比爾·蓋茨在一個車庫裡成立了微軟公司,並在那裡以8萬美元授權了微軟的第一台電腦作業系統。

1995年,傑夫·貝佐斯在自家車庫成立了一家網路書店,開始名叫Cadabra,後來改名亞馬遜——就是那家美國最大的網路電子商務公司。

穀歌的創建者佩奇和布林最早在研究生宿舍開始創業,一年後正式成立公司,將辦公室設在房東的車庫裡。有趣的是,在穀歌壯大後,房東蘇珊·沃西基也成為了谷歌高管。為了紀念,谷歌於2006年收購了這間車庫和車庫上面的住宅。

2005年,失業並負債的青年陳士駿和查德·賀利在車庫裡商討網上影音分享,又找來賈德·卡林姆幫忙。三人在車庫裡創建了大名鼎鼎的YOUTUBE。當年4月,他們上傳了第一條短片,僅有19秒。一年後,YOUTUBE已有4000萬條短片,每天吸引600萬人流覽。2006年10月9日,距離他們上傳第一條短片僅僅一年半時間,他們的公司被同樣發端于車庫的谷歌以16.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

世界電腦史上的第一款即時戰略遊戲是《沙丘魔堡》,那是Westwood Studios公司的出品。這家公司於1985年在拉斯維加斯的一個家用車庫中創辦,後來先後發行《命令與征服》、《命令與征服之紅色警戒》,1998年被EA收購。儘管後來的它漸漸沒落,並於2003年關閉,但在遊戲史上的地位無可動搖。

(車庫中發展出來的經典電玩遊戲《沙丘魔堡》。)

車庫也從未背棄它的本原身份,汽車改裝領域的基地就是車庫。如排氣改裝品牌A Spec最初就是在私家車庫裡進行焊接和改裝,直至2003年建立廠房。

這些人們津津樂道的成功者其實只是少數,作為美國夢和矽谷夢的一個呈現,它被賦予了太多傳奇色彩。但車庫文化的意義在於,它不僅僅孵化出一大批成功者,也曾經承載過無數美國男孩的夢想——就像《超能陸戰隊》裡的主角那樣。

如果拋開傳奇色彩,車庫文化的本質就是夢想與創造,還有對未知世界的渴望,當然,還有美國夢最核心的那個元素——努力就會成功。即使是世俗眼光中的失敗,即使一事無成,車庫裡的經歷也是寶貴的。

車庫文化最早的發端是汽車發明,汽車普及後就演變為修車和改裝,後來則成為IT業的搖籃。

這顯然與人工成本的高昂有關,因為勞動力工資高,所以許多人選擇自行保養汽車,進而包辦維修和改裝。有些人甚至可以自行組裝汽車。在車庫裡造船甚至造飛機,在美國車庫文化裡都非孤例。久而久之,車庫就成為了男人的「私人地盤」,更適合專注於「研究」的空間,成了作坊車間。在CAD技術發展後,人們更是可以先在電腦上設計部件,然後通過軟體由數控機床製造出來,《超能陸戰隊》裡的發明固然前衛,但走的仍是這個路子。這種氛圍又深刻影響著年輕人甚至孩子,讓他們在嘗試和研究中實現夢想。

夢想也往往是叛逆的,在賈伯斯等「車庫英雄」的經歷中,你可以輕易尋找到叛逆的存在。我們的長輩常告誡我們要「適應社會」,可賈伯斯們只會想著「改變世界」。1984年,在新一代蘋果電腦推出前,有記者問他:「你做過調查嗎?公眾真的需要這種電腦嗎?」賈伯斯的回答是:「難道你認為達·芬奇在創作《蒙娜麗莎》之前,也做過同樣的調查嗎?」

比爾·蓋茨曾寫道:「人生是一場火災。一個人能夠做、也必須去做的,是竭力從這場火災中搶救出點什麼東西來」,這種心靈雞湯式的句子,確實能讓許多有志者熱血沸騰,但更重要的是,比爾·蓋茨真的這樣做了。

中國會不會誕生與車庫文化近似的文化?會不會讓孩子、讓年輕人有一個盡情發揮創造力的空間?我對此永遠持悲觀態度。它與居住條件無關(所以我會在本段第一句裡寫「與車庫文化近似的文化」),只與社會氛圍有關。

中國人往往比誰都著急,他們希望孩子能早點說話、早點走路、早點認字、早點懂事,希望孩子能走上舞臺大大方方地講出與自己年齡不合的演講腔,希望孩子能儘早學樂器考級,希望孩子永遠能夠超前學習,可以把上課當成複習,希望孩子能早早適應社會,變成「小大人」,能察言觀色,能成為學生幹部,能八面玲瓏走到哪兒都吃得開……但大多數人都不會主動詢問孩子的夢想,更不會尊重孩子的夢想。他們還會認為所有的夢想都不切實際,會撞得頭破血流,所以必須要適應社會,人際關係才是王道。他們會認為按部就班的生活最好,它意味著人的成熟,該結婚時就結婚,該生孩子時就生孩子。他們往往容不下任何與自己不一樣的東西,他們眼中的「嘗試」僅限於掃地洗碗做飯等「生活基本技能」,因為這些都會才意味著懂得生活,才等於有人生經歷,但任何超出老婆孩子熱炕頭和穩定工作的嘗試,都是離經叛道。

多年前曾讀過一句話——「許多中國孩子還未來得及長大,就已死去」,任何早早定型的人生,不都等於死去嗎?夢想這個詞,在美國可以用車庫來承載,可在我們這裡,往往奢侈到要用生命去換取。

*作者為專欄作家(原文騰訊大家網,責任編輯:劉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