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嚴選:中國就少了承載夢想的「車庫」

2015-03-14 05:20

? 人氣

電影《賈伯斯》重現「夢想發韌於車庫」的文化。(電影劇照)

電影《賈伯斯》重現「夢想發韌於車庫」的文化。(電影劇照)

那天晚上,父子倆牽手去看《超能陸戰隊》(台譯:大英雄天團)。走出影院,兒子照例問我各種問題,與以往一樣,關注點大多在於他這個年紀尚不能完全看懂的情節。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在地下車庫取車時,他突然發問:「小宏為什麼整天在那個車庫裡做東西、修東西?」

我眼睛一亮,告訴他這部電影是美國製造,而車庫文化則是美國文化的重要一部分,許多大品牌都在私家車庫發端,比如他熟知的蘋果。他似懂非懂,靜靜望著車窗外的夜色。

(男主角在車庫裡為機器人杯麵打造盔甲。電影劇照)

美國車庫文化的基礎是美國人的居住模式和車庫使用習慣。多年前,美國推行居住郊區化,人們大量遷居郊外。當然,這一運動也因為城市的凋敝、城市建設的缺乏人性和城市人文傳統的被損壞而遭到一些非議,許多國家至今仍被該理念影響,因此無法避開城市化的桎梏。比如中國城市的千篇一律,不適於行走、到了晚上就如鬼城一般的CBD,硬生生切斷道路的街角高樓大廈,還有一再被毀的老建築,都與居住郊區化的城市理念有些關係。

但不可否認的是,居住郊區化是美式生活重要的一部分。它帶來了汽車生活、更大的居住空間、便於孩子活動的花園,也因為居住空間的巨大,住宅配有車庫,但車子多半圖方便停在外面。因此,車庫成為了美國青年實現夢想的地方。

家中也有車庫,因為車停在外面,所以成了雜物房。兒子的玩具也在裡面,每日拿進拿出,樂此不疲。聽他問關於《超能陸戰隊》的車庫問題,突然心生感慨,我知道,他每日進出的車庫乃至身處的國家,都並非一個能讓人實現夢想的地方。而在美國,車庫文化是美國夢的縮影,它實現了無數人的夢想。

有這樣一個曾廣為流傳,甚至成為中學語文考試題目,讓學生從中尋找中心思想的故事:上世紀二十年代,美國正處於經濟大蕭條時期。一個名叫沃爾特的年輕人靠幫教堂畫畫勉強維持生計,因為沒有畫室,他只能借用父親的車庫。有一天,他在車庫裡發現了一隻小老鼠,也許是出於孤獨,他選擇喂麵包給小老鼠吃。有時,混熟了的小老鼠還會爬上他的畫板。後來,他以這只老鼠為原型,創造了一個動畫形象,名叫米老鼠,還開了一家公司,名為迪士尼。

如果說這個例子與車庫的關係有點牽強,人鼠關係的融洽太過傳奇甚至失真,那麼以下這些名字則足以實打實地代表美國精神和車庫文化——蘋果、微軟、惠普、谷歌、哈雷、亞馬遜……

1903年,21歲的威廉·哈雷和20歲的亞瑟·大衛森在一間木結構的車庫裡製造了第一台哈雷摩托,這個品牌名字的全稱其實是「哈雷—大衛森」,即二人的姓氏。百年品牌雪佛蘭的第一輛Classic six轎車也從車庫裡誕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