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地仍然是印度人心中的英雄嗎?

2015-03-15 17:40

? 人氣

倫敦國會廣場上的甘地雕像於日前揭幕時,英國首相卡麥隆(左二)表示,甘地留下的影響「不僅是英國和印度的,更是全世界的」。(BBC中文網)

倫敦國會廣場上的甘地雕像於日前揭幕時,英國首相卡麥隆(左二)表示,甘地留下的影響「不僅是英國和印度的,更是全世界的」。(BBC中文網)

1931年,「聖雄」甘地來到倫敦時,他住在備受貧困折磨的倫敦東部,然後,他又去看望了蘭開夏郡的紗廠工人。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近日,為了紀念甘地,人們在倫敦的國會廣場上樹立起了一座他的雕像,他正張望著西敏寺;在那裡還有著許多其他著名的人物雕像,比如本傑明·迪斯雷利(Benjamin Disraeli),以及甘地的老對手溫斯頓·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

在甘地雕像揭幕時,英國首相大衛·卡麥隆說,甘地的「非暴力主張將被視為一個正能量遺產,人們將永遠產生共鳴,這不僅是英國和印度的,更是全世界的」。

建立這座雕像為了致敬甘地的美德:謙卑,熱愛人類並用非暴力手段對抗一個強大的對手—大英帝國。

許多人為建造這座雕像捐贈資金,他們把甘地作為子孫後代的榜樣。

但事實上,這當中也有一些諷刺,即使甘地已被曾經嘲弄他的英國主流公眾如此熱情地景仰,他在印度的歷史地位所存在的爭議甚至更大。

印度教的強硬派,可能是由於去年親印度教民族主義的人民黨在全國大選勝出而底氣越來越足,他們批評甘地的聲音也越來越響亮。

他們指責甘地背叛印度教徒,忽視新風印度教人士的利益,過於親穆斯林,甚至還指責他造成了印度的分裂,以及印巴分治當中標誌性的流血事件。

當然,在1948年1月刺殺甘地的納圖拉姆·戈德森(Nathuram Godse)就是這麼看的;而戈德森的聲譽也正在人們心中發生改變。

今年甘地遇刺紀念日的標誌事件,是右翼印度教分子試圖建立寺廟來紀念戈德森,他們現在將戈德森視為一個英雄,為印度除掉了甘地。

1930年代,邱吉爾形容甘地是「反動的中殿學院(Middle Temple)律師,擺出一種在東方世界廣為熟悉的苦行僧姿態」。

但在如今的英國,甘地受到一整代人廣泛的敬仰,他們為這個國家過去的殖民歷史感到尷尬,將非暴力方式視作一種有效的變革方式來歌頌。

印度當然也有受甘地啟發的政客,比如主張反腐敗的新德里首席部長阿爾溫德·凱傑里瓦爾(Arvind Kejriwal)。

事實上,數十年來,印度的學生們已經學會將甘地稱為「國父」。

但是印度主流社會的態度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這種變化也發生在強硬派中間。

甘地所代表的價值信仰—一個自給自足的鄉村式印度,沒有商品化—對於今天城市化、工業化、高科技化的印度來說,顯得太過時。

現在的年輕一代在飛速向前,令他們趨之若鶩的是奢侈品和出國旅遊,而不是回到鄉村生活和披上紡紗布的憧憬。

這也引出了另一個真相:經濟善在改變,態度也在改變。

上世紀的前半段,很多英國人認為自己在經濟上優於印度;現在,英國政客都在爭相對印度施殷勤,渴望吸引他們的學生在讀書,請他們的商業巨頭來投資。

最終,這個昂貴的雕像應該帶來另一個問題:「聖雄」甘地會如何看待它?

答案當然已經不可能知道,但他的其中一個孫子、在他遇刺時還是一個14歲學生的阿倫·甘地(Arun Gandhi)認為,祖父不會為此感到高興。

在美國居住的他在家裏接受我的採訪時說,這是一種錯誤的致敬。

「我祖父並不想人們立雕像,」他說。

「他想讓人們追隨他的信念。」


甘地雕像

  • 該項目耗資超過100萬英鎊
  • 項目資金是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由英國和印度人民共同捐贈
  • 這座雕像是由甘地1931年在倫敦的照片為靈感而建造
  • 雕像9英尺高(2.7米)高,由四分之三噸青銅鑄成
  • 甘地是議會廣場雕像中的第一個印度人——也是唯一一個沒有執掌過一國政權的人

(編譯:列爾/實習生王佩瑜 責編:列爾)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