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兩會閉幕後記者會中表示,對兩岸經濟合作,中國會先對台灣開放、開啟的力度與深度會更大一些。這是否代表對岸可能會再對台「讓利」、貨貿談判有望加速,將是後續兩岸談判中值得觀察的重點。
兩岸經濟開放與合作的進程,從2008年馬政府上台後開始加溫,從ECFA、服貿協議、貨貿談判一路升溫。如果不是發生去年的318學運,服貿已上路實施,貨貿也可能已完成談判簽署,兩岸的經濟整合可能更形深化。
因學運中斷半年的貨貿談判在去年9月重啟,不過談判並不順利,一來是因為貨貿牽涉到的商品有8000項,項目眾多而繁雜;二來雙方彼此的「取」與「予」未能得到共識。對台灣最重視的所謂「4大產業」(石化、工具機、面板、汽車整車輸出)的開放及降稅,對岸並不放鬆;而由服貿得到的教訓顯示,雖然FTA(自由貿易協定,貨貿算是一種FTA)談判應該要相當程度的「對等開放」,但台灣內部政治與社會更重視的是台灣「賺到多少」。
兩岸在談判ECFA及其早收清單時,中國就表示其對台灣的開放幅度與項目,高於台灣對的開放程度,因此是「讓利」。不論是真讓利或假讓利,也不談兩岸經濟體大小及開放程度差異,可能導致難以「對等開放」,但台灣確實「不喜歡」讓利說,一來「有傷自尊」,二來似乎坐實經濟談判背後的政治動機。
而此後的貨貿談判,對岸強調必須照顧中國本身的企業,對台灣要求的開放錙銖必較;當陳德銘在擔任商務部長時說出:希望台灣給中國「世貿組織(WTO)成員間的最惠國待遇」,就立刻被解讀為中國不願對台灣繼續「讓利」了。而去年中韓FTA快馬加鞭完成談判,又被認為對岸「不再等台灣了」,也讓台灣承受儘快完成貨貿的鉅大壓力。
3月的兩會中,中國商務部長高虎城就說,ECFA的商談起步早於中韓FTA,但現在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他也表示了解台韓產業同質性競爭,因此台灣產業界非常關心(中韓FTA早於貨貿),「這種局面也不是我們願意看到的」。
而昨日李克強記者會中,則說「推動兩岸經濟合作,需2個輪子一起轉」。他的2個輪子,1個是指「要加強兩岸經貿合作制度化建設,像ECFA後續協商」,這明確就是指貨貿一定要完成,因為它對兩岸經貿合作制度化有重要意義;另1個輪子是說要「擴大相互開放」。
重點是他說:「在對外開放中,我們會先一步對台灣開放,或者說對台灣開放的力度和深度會更大一些。」這明顯是指中韓FTA的問題,中國仍希望「先對台灣開放」,因此貨貿談判有可能加速。至於「開放的力度與深度會更大一些」,則可能意指在中韓FTA中,中國對所謂「4大產業」並未對韓國作太多優惠與開放,但卻可能對台灣開放─也就是「讓利」。
不過,貨貿即使能以最快速度完成甚至簽署,但後續還是要卡在台灣的國內問題上:包括兩岸監督條例難產、朝野政黨對協議看法、甚至民間各反對勢力的影響。完成談判與簽署距離實施可能仍有一段時間,但如讓利夠大。企業與社會能感受到「獲利」,卻肯定有助化解阻力。
去年中韓FTA能如此快速完成實質談判,北京的政治考量是主因;貨貿如果因同樣有「政治考量」下而對台灣讓利、加速進程,屆時,這個球又會回到台灣手上,不論執政者是誰,都要面對如何讓各方接受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