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是,到了元代(1271~1368),有關呂蒙正的故事卻突然流行起來,其中有三部最重要的雜劇都以他為主角,即關漢卿(約1229~1300)的《呂蒙正風雪破窯記》、王實甫(約1260~1336)的同名作品,及馬致遠(約1250~1321)的《呂蒙正風雪齋後鐘》,南戲裡亦有《呂蒙正破窯記》。元雜劇又稱為北雜劇、北曲或元曲,是在宋雜劇和金院本的影響下,融合了各種表演藝術形式而成的一種完整的戲劇,其結構上最顯著的特色是「四折一楔子」和「一人主唱」。元雜劇不旦豐富了在民間傳唱已久的故事內容,而且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情況,是元代民眾最喜愛的文藝形式之一。關於呂蒙正的元曲因為年代久遠散佚, 存世只餘下王實甫的《呂蒙正風雪破窯記》,我們前面簡述的故事也本源於此。
千年前的人物,今天大眾還可以略說其一、二故事,戲劇是傳遞這種民間記憶的最重要媒介,自元雜劇、明傳奇一直至近世的地方戲曲等都是。關漢卿、王實甫及馬致遠有關呂蒙正的雜劇都有相同的角色和情節,應該是源於同一個故事傳統,從中或可反映表演藝術透過娛樂生活在庶民記憶中的陶鑄作用。事實上,即使電影和電視等現代媒體大行其道後,有關呂蒙正的劇目仍然在其中廣為傳播,例如粵劇名伶任劍輝(1913~1989) 和吳君麗(1934~2018) 主演的電影《呂蒙正祭灶》1956 年在香港上映,哄動一時,到今天還可以在網路商店上買到其原裝光碟;筆者年幼時也是看到電視重播這齣粵語長片,留下了深刻記憶,至今不忘。崑劇時常演出的有《彩樓記》,其中由上海崑劇名角蔡正仁和張靜嫻演出的《彩樓記‧評雪辨蹤》可以在YouTube 看到,故事說劉夫人暗中派人接濟呂蒙正夫婦。另福建梨園戲有《呂蒙正‧過橋入窯》,也可在網路上看到。有趣的是,本書行將完稿之際,河洛歌子戲劇團即於2020 年10 月31 日及11 月1 日假臺北大稻埕戲苑獻演《呂蒙正》,大獲好評。
透過戲曲代代相傳的這種民間記憶,情節多屬虛構,當中人物也多有乖張失實,例如呂蒙正的兩任妻子是宋氏與薛氏,其生母才姓劉,歷史上根本沒有劉月娥其人;而他與寇準更非學友,呂蒙正先登太宗(趙炅,939~997)太平興國二年(977) 狀元,寇準則是太平興國五年(980) 一榜的進士,他們之間其實有很激烈的政爭。此外,京劇和豫劇傳統劇目裡的《狀元媒》,說新科狀元呂蒙正與八賢王破解了柴郡主的詩意,撮合了她與楊六郎的姻緣。案楊六郎即宋初抗遼名將楊業(?~986) 的長子楊延昭(958~1014),歷史上沒有記載呂蒙正與「楊家將」有什麼淵源,而八賢王(戲曲裡演說的是太祖〔趙匡胤,927~976〕第四子趙德芳〔959~981〕)與柴郡主的傳說更是紛亂(史傳亦未見有柴郡主其人)。不過,隨著網路的勃興,全球資訊氾濫,電子遊戲及影音串流平臺盛行,年輕人的娛樂方式因而急速變化,地方戲曲在臺灣和香港等華人社會裡的影響力也日漸衰微,新生代既無暇亦沒興趣認識箇中的真相,這種不符史實的民間記憶也許將消失殆盡。
*作者為香港大學哲學博士,專攻宋代史和民間信仰研究。師承著名宋史學者羅球慶教授與陶晉生院士。曾任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文化學系客席講師、《香港社會科學學報》副編輯。本文選自作者著作《風雪破窯:呂蒙正與宋代「新門閥」》(三民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