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以看出,普京似乎暗喻美歐聯盟就是在背後為敵軍撐腰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俄國與之衝突也好、妥協也罷,都不能動搖其核心戰略目標,也就是收回烏克蘭境內的俄語區——從頓巴斯地區到克里米亞,以完成其「讓俄國再次偉大」的歷史宏圖。
普京作出了直接表達——我們準備好了,為了俄羅斯的利益與榮光,將不計代價,如彼得大帝的大北方戰爭一樣,將俄烏之戰持續到勝利為止! 另也表達了可以如彼得大帝一樣,如能達成此次特別軍事行動的目的,在其他地方可以作出妥協讓步,例如留下「黑海明珠」奧德薩作為烏克蘭的出海港,以外交折衝方式結束俄烏之戰。
普京師法彼得大帝的用兵之術
當年彼得大帝為加強其軍隊戰力,特別借調在帝國南方、由蒙古人建立的土爾扈特汗國軍隊,偕同攻打瑞典。自1700年起,土爾扈特阿玉奇汗即派遣騎兵北上,支援彼得大帝,戰勝後,1722年與彼得一世在薩拉托夫會面,並答允未來會繼續借兵。
有此前車之師,當普京出兵攻打烏克蘭時,他也徵調驍勇善戰的少數民族「民族營」軍隊。俄羅斯聯邦目前是由85個不同的聯邦主體(一級行政區)組成,其中有22個是民族自治共和國,他們此時都派出了「民族營」軍隊參與在烏克蘭的戰役,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車臣共和國,有超過1萬名士兵參戰。
俄烏戰場上,民族營因為多在第一線作戰,傷亡較慘重,其中又以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依古(Sergei Shoigu)的家鄉,圖瓦(突厥裔)共和國軍隊士兵傷亡最重,布里亞特(蒙古裔)共和國﹑車臣(突厥裔)共和國,和達吉斯坦(阿瓦爾人)共和國,陣亡人數比例都明顯偏高。民族營士兵除作戰剽悍之外,據說在爭奪戰利品時亦毫不手軟,例如車臣與布里亞特就因爭奪戰利品而大幹了一場,這點頗有草原遊牧民族的遺風。
俄羅斯媒體常釋放出有關民族營軍隊戰勝後慶祝的新聞,特別是在中亞各地戰場上,以剽悍善戰讓敵人聞風喪膽的車臣軍隊的畫面,藉此傳達俄國舉國同心、兵源充足的訊號。但令人戒懼的是,領土的占據是脫離不了軍事行動的,所以人民的死亡也就無法避免了。
普京因手握核武的威攝,而支撐著對抗美歐的強度,再加上還擁有直接威脅大眾生活的重武器,能源與糧食。再想想普丁那充滿挑釁意味的話,「我們還沒有認真開始行動,就讓他們來試試好了! 」對於大國博奕造成生靈塗炭的蒼生又是何辜,令人膽顫心驚啊!
*作者為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