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曾說,「如果新加坡由反對黨執政,五年內會將富裕的新加坡所獲成就全部破壞殆盡。」他認為自由選舉所産生的政府,未必是個最能幹、最有能力為人民謀福祉的政府;同時,他不相信選民知道什麼才是對他們最好的,會在選舉中誤判,把候選人的「說服力」當做「治理能力」。
也因此,「為民服務」、「民眾支持」和「經濟發展績效」成了人民行動黨的執政正當性,而這點和中國共產黨的理念雷同。
李、鄧治國之道相似
李光耀和鄧小平的治國之道十分相似,兩人都為務實主義者,不受理論約束。
李主張「行得通論」,如果一個方案行得通,就能實施;鄧則是「貓論」,只要會抓老鼠的就是好貓。兩人皆是開創國家經濟奇蹟的總設計師,將發展視為「硬道理」,實施威權資本主義治國,而非照單全收西方制度。
更具體的說,李光耀主張的「亞洲價值觀」,認為應以國家至上,社會為先;家庭為根,社會為本;社會關懷,尊重個人;協商共識,避免衝突;種族寬容,宗教和諧。他從國家大框架下,追求社會穩定,集中力量發展經濟,創造財富,再用財富改善社會,以及提高民眾生活水平。
新加坡是中國的縮影?
李光耀將新加坡喻為中國的縮影,十分看好中國的經濟發展。2011年時他曾說,中國只要不發生動亂,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在20年內有可能超過美國;而穩定和諧的社會,也正是中國領導人一直高度重視的。鄧小平以降的領導人也是在政治上收緊,避免社會動盪,經濟上則放鬆,改革開放,帶領中國經濟起飛,要「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
李光耀的發言也不全然討中國人歡心。盡管李光耀與中國近幾代領導人互動友好,中國的快速崛起,卻也讓李光耀感到緊張,不斷強調亞洲區域平衡。
中星之間,友好但不忘制衡
李光耀也曾公開要美國繼續參與亞洲事務,以制衡中國軍事和經濟力量,否則可能喪失其霸主地位。此番話也引許多中國網民關注和不滿,認為李光耀為「兩面派」。但對夾雜在大國角力中間的新加坡而言,「不向任何一方靠攏」會是一貫的原則,它將維持務實主義,以新加坡的利益為核心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