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地違章工廠造成環境汙染,過去政府曾以納管為名,開放數千家工廠取得臨時登記證,如今期限將屆,日前藍綠立委又紛紛提出要再修法展延。對此,台灣農村陣線、地球公民基金會等30個環保團體今(31)天在行政院前反對各區立委以展延當作選舉支票,批評現行的工廠臨時登記制度早已失控,也呼籲蔡英文政府「即報即拆」的政策不應淪為口號。
藍綠立委提修法案 希望再展延
立法院於2010年修正通過《工廠管理輔導法》,以納管輔導為名,開放7千多家違章工廠申請「臨時登記證」,且又在2014年修法展延期限。目前的登記證將於2020年到期,日前民進黨立委林岱樺、國民黨立委許淑華、王惠美都有提出修法草案,希望再展延期限。而彰化縣長魏明谷、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17日也在彰化鹿港,承諾將促使中央加速《工輔法》修法,重新開放受理臨登申請,並延長輔導期。
不過此舉卻與蔡英文政府的政策違背,也凸顯中央與地方在違章工廠問題上的矛盾。行政院農委會過去曾以新政府上任(2016年5月20日)為分水嶺,針對其後出現的未登記工廠將採「即報即拆」,希望解決環境汙染問題。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專職律師郭鴻儀指出,農委會為執行蔡英文政治承諾,提出「即報即拆政策」,但地方政府在面對民眾的舉報並不積極,無法有效制止違章工廠的持續興建。
違章工廠遍地汙染 環團批:放寬臨登是選舉操弄,輔導方案也因政策買票而失控
台灣農村陣線成員許文烽表示,農陣雖支持農地違章工廠全面納管,但「全面納管」絕對不等同「全面放寬臨登」,因此堅決反對全面放寬臨登的修法。許文烽強調,經濟部不應故意混肴視聽,沒有適當配套措施的臨登放寬或展延,都是不負責任的做法與選舉操弄。許文烽說,政府除了應將所有農地違章工廠納管,還需要求及輔導廠商提出具體可行的「合法轉型計畫」。
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陳瑞賓表示,政府一再宣稱,臨登制度可以有效管控違章工廠對環境的危害,但從環保署的「列管事業污染源裁處資料」交叉比對發現,目前7077家取得臨登的違章工廠,總共累積的污染裁罰紀錄有630筆,而其中有382筆都是工廠在取得臨登後,因污染而裁罰。
此外,有296筆為具流動特性的水污染,這些違法排放的廢水可能透過灌溉渠道直接污染周遭的農地與作物,甚至影響地下水。陳瑞賓指出,可見臨登制輔導條件中的「低污染工廠」,並非不會對環境造成危害,業者也可能因取得臨時登記的輔導身份,自認受政府保護,就隨意丟棄、排放事業廢棄物。
地球公民基金會專員吳其融也表示,理論上「臨時登記」只適用在低污染行業,而目前7077家取得臨時登記的違章工廠中,實際上有129家工廠是中高污染事業,足以顯示臨時工廠登記制度的管制力道不足,所有輔導方案也都因政策買票而失控。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研究員湯琳翔指出,違章工廠佔地面積估計最多的彰化縣,也是列管最多農地重金屬污染控制場址的縣市,共1641筆達278公頃,佔目前重金屬污染農地的49.5%。湯琳翔表示,農工不分的土地區位問題不解決,污染就會持續不斷增加。為了保障農民安心耕作的權益以及民眾食用的信心,政府不能讓農地上的工廠繼續以違法或是「臨登/假合法」的方式存在,必須回歸到各縣市的國土計畫以及未登記工廠清理計畫,根本解決農工區位不分的問題。
經濟部:就地合法、延長展延期限,絕不是行政院會提出的版本
而針對30個環保團體反對張景森臨登展延、要求落實即報即拆政策,行政院經濟能源農業處參議呂貞慧則代表接受陳情,並回應「就地合法、延長展延期限,絕不是行政院會提出的版本」,也會請各縣市提出清理計畫,但期限牽扯各縣市執行能量,「無法承諾確切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