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末,我最好的男性朋友之一小呆帶著一群少男少女來我的工作室做客。
「親愛的……」,一進門,小呆便給了我一個熊抱,隨即又塞來一束頂我半個身長的百合,完全不避諱身後幾十雙好奇的眼睛。
「這是田樸珺,我的閨蜜」,小呆邊介紹,邊把我拉到孩子們中間,告訴他們可以向我發問,並叮囑我,「回答完記得給他們簽名」,一點兒也不客氣。
這就是我和小呆,親密無間,與愛情無關。
男女之間到底有沒有純友情?這個在各種「雞湯」八股文中被碾磨了無數次的問題,卻總是出現在媒體對我的採訪提綱中。
我的答案可以不經過大腦就脫口而出:「當然有」,比如小呆。小呆溫柔敦厚、眉清目秀,可我們卻永遠不會擔心有擦槍走火的意外,因為丘比特射過他心臟的那支劍永遠不會飛到我這裡。答案很簡單,我不是他的菜。不是我不夠女人味,也不是他不man,而是我們的激素碰撞後未能產生化學反應,即兩性不相吸引,或者更為直白一點:因為我是女人。
說到這裡你們大概都明白了,小呆,是個GAY(男同性戀者)。
不僅小呆,我的很多男性好朋友都是GAY。常言道「紅顏禍水」,但他們是藍顏,不僅不會是禍水,更可放心收之為閨中密友。可謂挎在身邊舒心,擱在家裡放心。
細細想來,我不太記得他們從什麼時候開始闖入我的朋友圈子。大約在我剛剛開始接觸娛樂圈的青澀年紀,有位男性服裝師,經常給我們找些很好看的耳環、手鏈等小玩意,包括我平生的第一片面膜,也是他送的。他指導我,「咱們女人要呵護自己」。於是在心裡,我自然而然把他當做「大姐姐」。記得有次發佈會趕場,著急換衣服,他有意出去,可服裝間外記者已人山人海,於是我脫口而出:「你背過身就行了,大家都是好姐妹,沒事的」。
(《欲望城市》影集中,設計師Stanford是女主角最好的gay蜜,劇照)
對於我來說,GAY蜜間不但沒有性氣味,還能滿足一種小小的審美欲。跟直男相比,GAY們的顏值通常比較高,即便先天條件不高,也能用他們擅於穿衣打扮的天賦把外形分補起來。一塊兒出去逛街,會陶醉在一種「登對」的幻覺中。碰到另一對女生加GAY蜜的組合時,還免不了會心一笑。
從某種角度看,GAY從年少時起,就屬於少數群體,往往會被所謂的主流群體排擠。這種長期跟隨著的孤獨感,會讓他們在與人交往時多一層防備。而對一部分所謂的女漢子來說,從某種角度她們也屬於少數群體,也是從小孤獨相伴。所以當GAY遇到氣味相投的女性朋友時,常常會激發出一種親人般的溫暖,互相理解,彼此珍惜,時間久了,還會有一種相濡以沫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