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強彈不是景氣回春?解讀全球主要經濟體7月PMI背後危機

2022-08-05 08:30

? 人氣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半導體供應鏈稼動率明顯比起2021年下降,除了類似公開報價的記憶體IC、驅動邏輯IC降價,相關IC設計廠從6月開始回報存貨上升問題。然而,工業用、伺服器、新能源等高階MCU交期仍長,報價還是很硬,客戶選擇保留訂單或採取延單策略,「上肥下瘦」的情況以及公司議價能力差異自此開始顯現。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儘管上游大廠較不容易出現資金斷鏈風險,但仍陸續透過縮短應收帳款天數篩選客戶,迫使客戶無法延單並且控制資金鏈,將下降的稼動率配置到更有競爭力的產品與客戶。

中經院指出,電子暨光學產業7月訂單、生產大幅緊縮,存貨與價格僵滯延緩修正速度,加上大廠調節應收、應付帳款期間,壓力將集中在系統廠與中下游業者。尤其2021年迄今有超過半數製造業者新增產能,因為缺料斷貨,最快量產時間延後至今年下半年或2023年上半年,如果後續供給緩解,但地緣政治風險、疫情、升息等不確定性仍未消散,勢必加劇供應鏈上整條存貨與資金鏈的壓力。

資料來源:中經院
資料來源:中經院

各大產業同步訂單緊縮、存貨高漲 台灣PMI創編以來首見

基礎原物料產業方面,金屬公開市場報價從5月開始大幅回跌,目前訂單與生產指數雖仍停留在30.0%~40.0%的緊縮速度,卻未見到明顯緊縮速度加快走勢,庫存與客戶存貨指數也沒明顯攀升。

其中,國內鋼價報價加速趕底,但國際庫存量已經顯著下降,例如英國倫敦金屬交易中心的鎳庫存量減少,巴西也下調全年鐵礦產量等,國際報價似有觸底現象;原物料產業中與紙漿相關的業者,持續回報原物料價格攀升,而且供給趨緊等現象。

受到原油塑化報價回跌、美元強勢以及中國動態清零,下游製造業客戶調庫存拉貨力道趨緩,加上部分醫療業者先前重複下單效應開始顯現,化學暨生技醫療產業的新增訂單連續2個月緊縮,指數跌至2012年7月創編以來最快緊縮速度,存貨卻持續走揚至2022年2月以來最快擴張速度,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續跌13.3個百分點至32.4%,為2020年6月以來最快緊縮速度。

值得注意的是,化學暨生技醫療產業的人力僱用中斷連續9個月擴張轉為緊縮,指數大跌9.8個百分點至45.9%,也是創編以來最快緊縮速度。根據業者反映,今年畢業季無法如期招募適當人選填補職缺,「電子半導體業的熱絡,排擠了傳產人才招募。」

至於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五金配件、油脂、塑化、氣體類報價仍漲,交期雖有改善,但長短料情況還沒解決。另外,俄國市場無法銷售,加上日圓貶值,日系產品競爭力攀升,歐美客戶也因通膨與歐元跌價,導致購買力下降,中國上海解封後仍有零星疫情,物流並不暢通,國內電子與原物料大廠暫緩資本資出,凡此種種,都讓相關業者相當悲觀。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彥呈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