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救了台灣 奠定美台同盟
韓戰塑造的東北亞局勢,卻是中華民國在台灣轉危為安,免於中共侵略的關鍵。韓戰爆發的1950年,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才剛遷至台灣,美國杜魯門政府1950年1月還宣布,美國不會防衛台灣,不排除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關係,更指出支持逃到台灣的蔣中正,最終不符合美國的利益。
但韓戰爆發後,6月27日,杜魯門意識到,台灣若落入共產黨手中,將影響太平洋地區的安全,於是發表聲明:「我已下令第7艦隊必須防止任何對台灣的武力攻擊。我也對在台灣的中國政府(中華民國)呼籲,停止向中國本土的所有海空作戰行動。」
美軍第7艦隊直接開進台灣海峽,時任中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總理周恩來立即痛批,美軍的舉動是「針對中國領土的武裝侵略,對於聯合國憲章的徹底破壞。」但中國也對美軍的軍事行動無可奈何。同年8月,美軍第13航空隊駐台協防,韓戰結束後,美國在冷戰局勢下,於1954年與我國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展開台美同盟,直到1979年美國與我國斷交,改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條約才正式失效。
美國長島大學(Long Island University)歷史教授夏亞峰向《美國之音》表示,若不是韓戰爆發,中國人民志願軍參戰,殺害3萬多名美國大兵,「中美關係很可能在1950年代初就會緩和,會建立正常的外交關係。」
2007年早有終結韓戰提議 卻從未實現
朝鮮半島在技術上仍處於戰爭狀態,如何正式終結韓戰,成為國際間待解的難題。2007年10月,兩韓第2度高峰會,時任南韓總統盧武鉉與時任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日就曾簽署《南北關係發展與和平繁榮宣言》,宣言指出,將召開3或4國峰會,為韓戰結束正式簽署和約,但2008年卻因為保守派的李明博當選南韓總統,不了了之。
今年4月27日,南韓總統文在寅與金正恩在板門店和平之家舉行高峰會,會後發表《板門店宣言》,希望促成南韓、北韓、美國3方會談,或是南韓、北韓、美國及中國4方會談,將韓戰停戰協議轉換為和平協議。
即將登場的川金會,是韓戰終戰宣言達成的契機。但韓戰若要真的終戰,除了北韓、美國、南韓參與之外,當初參戰的中國也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南韓青瓦台5月2日曾指出,雖然中國也是韓戰當事國,但「終戰宣言」是結束戰爭狀態、解除敵對關係的政治宣言,中國未必要參與。不過「和平協定」意味建立法律和制度保障,不僅是兩韓或朝美之間的問題,中國也必須參與。
若簽終戰協議 中國參與較無法律爭議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4日則表示,如果沒有中國參與,美朝、美朝韓三方簽署的終戰宣言,無法從技術層面取代《朝鮮停戰協定》。《環球時報》還質疑,若終戰宣言不是法律文件,簽署終戰宣言的意義又何在?更稱沒有中國簽署的文件隨時可以被推翻。
因此,就法律而言,中國仍須參與韓戰的「終戰協議」,才會使得這項協議的效力沒有疑義,未來美國、北韓、南韓、中國四國之間如何談判,將是韓戰能否正式終結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