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岸留言創辦人林正如。(余志偉攝)
法的模糊定位,是幾任市長執政以來都沒有正面解決的問題。Live House在建管、消防、稅務等方面到底該怎麼定位,對業者而言,不管法規是嚴是鬆,至少要讓業者、第一線的執法人員有遵循的依據。無所適從的結果,讓業者深怕改建後又得拆,警察執法時也缺乏效率。
土地使用分區 是個大難題
此外,最難解的,恐怕還是在土地使用分區上的定位。Live House目前被視為娛樂服務業中的「視聽歌唱業」,在《臺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自治條例》中,於第4種商業區「允許」營業,第1、第2、第3種商業區「有條件允許」營業,住宅區、文教區、行政區等其他分區則完全禁止,當前Live House有大半是出於此原因不合法。即使業者面臨不合法的疑慮,但仍不願意搬遷,深怕破壞來店客群。
如此形成法律與業者雙方的僵局,而讓其合法的唯一途徑,就是鬆綁土地使用分區法規、就地合法,但問題在於就地合法的門若開,其他業種勢必也會湧上來,尋求法律網開一面的可能,屆時土地使用分區的承載量規劃就失去原有的意義,這也是歷任市長最難解的結。
遭看作8大行業 業者無奈
對業者來說,管區警察對Live House的態度也讓他們頗為頭疼。「河岸留言」的經驗,每個月至少會有3次管區警察來臨檢,每次4位警員的陣仗,要求聽音樂的民眾出示身分證,讓Live House受到周遭人的異樣眼光:「這店好奇怪,都有警察來巡視」。
林正如以他跟警察打交道的經驗認為,警察的腦中沒有對新興行業Live House的圖像,容易將Live House想像成傳統8大行業中的油壓、特種咖啡茶室、舞廳、酒店一樣的不正當場所,必須被列管、加強看守。林正如喊冤說道,Live House不過是一群人來店裡坐著聽聽樂團音樂、喝喝啤酒,為什麼需要被這樣列管?詢問文化局,文化局表示,與警察局開會時就確認已解除列管,但現況是第一線的業者仍感受到警察對他們的「特殊待遇」。而歸根究柢,警察的出現仍舊是依「法」辦事,故問題還是出在法律的牛步,是歷任市長沒有做好把關的法律層級共業。
林正如認為,警察的腦中沒有對新興行業Live House的圖像,容易將Live House想像成傳統8大行業中的油壓、特種咖啡茶室、舞廳、酒店一樣的不正當場所。(余志偉攝)
林正如在受訪時皺起眉頭、感到困惑,他不解為何在文化面是欣欣向榮的、是政府自2008年以來就納入國家發展六大新興產業之一的「流行音樂」,是柯市府承諾增設的展演場所,在法規面,卻成了負面的、被警察列管的對象,此一矛盾讓他不甚理解政府對振興流行音樂產業的態度究竟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