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總統本月25日接受法新社專訪時說,兩岸關係緊張,願有機會與習近平主席會面坐下來談談。美國總統川普也在25日宣布,將解除對中國中興通訊(ZTE)的禁令,但得繳13億美元罰款。美中貿易大戰下,新加坡前駐聯合國大使馬凱碩於6月3日説,臺灣最好不要成為美中的「政治足球」!
世界局勢變變變!影響臺灣因應対策。2009~2016年,美國在全球化腳步放緩,力推「美國優先」。反觀中國尋求經濟價值觀和實力較相近的日本、德國結盟。國際政治上,由兩極化(冷戰時期)→單極化(全球化時期)→無極化(後全球化時期)。未來美中日德的「1+3」世界格局如果形成,將打破現有秩序,對臺灣也是一大挑戰!
「利益」是國際社會的不變法則!1970年美國為解決越戰採取「聯中制蘇」的對策。1990年代,全球化風潮時期,全球經濟遠重於政治事務,那時臺灣對中國大陸的相對國力遠勝於今日。2016年川普上臺初期,似有採「聯蘇制中」的構想,所以任用堤勒森擔仼國務卿,無奈「通俄門」事件無及而終。美國這樣強權都還需要一套策略;臺灣介於美中兩個強權間,處境艱難可知;如果沒有一套辦法,真叫人擔心!
蔡總統於25日呼籲各國團結,制約中國。國台辦回應:混淆視聽、挾洋自重。兩岸為什麼關係緊張?應從目標與手段的連鎖關係去解讀;美中政經鬥爭大勢下,川普以「臺灣牌」作為籌碼。而就亞太問題,朝鮮、美中貿易戰及臺灣非無三位一體性問題。從美國來看,北韓不能再重回中國了,必須向美國傾斜,待後續觀察。美國不斷在政治上支援臺灣,譲臺灣自認有力量対付中國。從中國看,美國「拉台誘朝」,無非希望亞太地緣政治傾美;尤其美國經濟力日漸衰弱之際所使之技倆。中國就使出「拉朝恐台」策略,讓朝鮮重回中國懷抱、臺灣維持現狀!
臺灣的對策應如何?筆者以為,一定要制訂內心的立場(堅持到底),才能在美中兩大強權間生存,不要成為美中擦搶走火的「戰場」。政經是一體的,除了行政院推動的振興經濟、綠能矽島及智慧國家等外;應加強高科技的研發及國際接軌,推動具在地特色之工業、農業、文創等,使其從1級到3級的升級加值,創造一個「安和樂利」的社會,這是與中國大陸最大的差異化!尤其更要抓著IT產業鏈,由互聯網、物聯網、AI等,相信未來的增長點!
臺灣外交佈局與國際地緣政治息息相關,順勢國際政治局勢易走,但令人擔心是否有被中國整拼的陷阱;逆勢難走,恐得付起經濟衰退的代價。建議政府似可針對經濟、外交、國安等議題,召開國是會議凝聚共識,也是一種力量!不要各行其是,對外才有力量增加籌碼。
*作者為中正大學法學博士、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博士,現為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