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絕響 最後的強人影響亞洲命運

2015-04-05 21:30

? 人氣

Asia2015-No13-1-7-新加坡的人均GDP.jpg【亞洲週刊版權所有,請勿再用】
 

在李光耀領導下,人口僅數百萬、華人佔七成多的新加坡,雖被兩億多馬來和印尼民族的「馬來海洋」包圍,但卻以靈活的外交手腕,周旋於大國之間,成為全球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英國解密資料顯示,英國已故首相柴切爾夫人一九八四年訪問中國談論香港問題前,曾詢問李光耀意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祖籍廣東大埔客家人、身為第四代海外華人的李光耀,也與台海兩岸關係密切,他三十三次訪問中國大陸,二十五次訪問台灣。他與台灣已故總統蔣經國私交甚篤,也會見過中國大陸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和習近平等五代領導人。新加坡建國初期,台灣曾派人協助建軍,尤其新加坡的空軍,早期都是台灣的軍官,新加坡更長期派軍人赴台參與「星光計劃」訓練。兩岸關係的發展,李光耀也扮演了歷史性角色,新加坡成為大陸海協會和台灣海基會於一九九三年首次舉行的「汪辜會談」(海協會會長汪道涵、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地點。

Asia2015-No13-1-5-李光耀1976年訪華,華國鋒(左)迎接(圖:Imaginechina).jpg【亞洲週刊版權所有,請勿再用】
李光耀1976年訪華,華國鋒(左)迎接。(圖:Imaginechina)

對中國大陸而言,新加坡更是重要的參考系。從鄧小平到習近平,新加坡對中國而言永遠是感召的力量。一九七八年,鄧小平訪問新加坡,對獅城的經濟快速發展和城市有序管理留下深刻印象。李光耀對鄧小平說,南洋華人的祖先當年都是福建、廣東一帶的農民等底下層百姓,而中原知識分子、狀元及貴族都留在中國,所以如果底下階層的後裔都能成功,中國沒有理由不會成功。這番話對鄧小平的刺激很大,對新加坡這個諍友更予重視。

Asia2015-No13-1-6-鄧小平(左)與李光耀(圖:中新社).jpg【亞洲週刊版權所有,請勿再用】
鄧小平(左)與李光耀。(圖:中新社)

認同馬基維利政治思想的李光耀,以威權力量治國,強調管治能力,所以造就了高效率、低貪腐乃至零貪腐的國家,人民安居樂業,在東南亞迅速崛起,遠遠拋離鄰國,成為獨樹一幟的奇葩。

李光耀提倡「亞洲價值觀」,不是亦步亦趨的跟隨西方價值觀,搏得一些亞洲威權國家領袖的認同。但是,李光耀強悍對付政敵、箝制言論自由、關閉東南亞唯一華文大學南洋大學、過於重視英文輕視中文的語文政策、嚴格管控人民生活(例如禁止口香糖)等措施,也被詬病。

新加坡與大馬恩怨情仇

新加坡在一九六五年八月九日被馬來西亞逐出聯邦,李光耀在電視鏡頭前宣布此消息時忍不住流下男兒淚。這是回顧新加坡歷史的經典鏡頭。原本是一家的馬新,從此分道揚鑣,走上不一樣的發展道路,兩國恩怨情仇從此展開。

Asia2015-No13-1-3-李光耀(左)與大馬國父東姑阿都拉曼(圖:法新社).jpg【亞洲週刊版權所有,請勿再用】
李光耀(左)與大馬國父東姑阿都拉曼。(圖:法新社)

馬來西亞首相納吉發布聲明,對李光耀逝世表示哀悼,同時對李光耀生前所取得的成績表示讚揚。納吉表示讚賞李光耀的決心,把新加坡從一個新建國家變成了充滿活力並且現代化的國家。他說:「他的成就是偉大的,他所留下的這些遺產就是對此的見證。」

李光耀長子李顯龍是現任新加坡總理,巧合的是,大馬現任首相納吉是第二任首相拉薩的長子,而拉薩和李光耀是當年在新加坡萊佛士書院時的同學。兩個政治世家的兩代人同時分別管理各自的國家,也反映兩國的現實。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