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到底怎麼做到的,或是中國這些新車廠如何做到對傳統美日德車廠的逆襲?這或許需要好幾年的研究,但一個有趣而現成的比較是跟台灣的新能源車廠做比較。被戲稱除了幫蘋果代工其他什麼都做不好的鴻海眼看新能源車成為未來主流的趨勢不可擋,也在前年拉了裕隆華碩等臺企組成了新能源車聯盟,號稱要打造新能源車的安卓系統,這番操作模式有點像模仿華為,不自己造車,但提供造車的解決方案,兩年下來,不見什麼車廠加盟使用,在新能源車市場已經內捲到過往大廠(如豐田本田)或是一時成功的小廠(如小鵬)都只要一不注意就萬劫不復的地步,鴻海的新能源車還在做著新能源車的大夢。
更現實的說,從專利獲取的數目來看,谷歌的專利資料庫中,比亞迪有超過80000條登記,而鴻海(Foxconn)只有40000出頭,谷歌的android之所以成為大家的平台是因為他技術上的優勢,在技術上沒有獨特優勢,憑什麼要人家來使用你的平台呢?更何況裕隆旗下納智捷倉皇敗走中國市場的記憶還在,鴻海的新能源車平台如何扭轉這個負面形象。
台灣的一些人出於種種原因不願正視中國在科技上的進步,至今還捧著二三十年前的田野研究在告訴學生台商對中國的經濟發展貢獻有多大,沒有台商沒有中國科技業這樣的說法也是耳熟能詳,中國的車企發展是個有趣的例子,想當初納智捷據說帶著技術的優勢聲勢浩大的進軍中國,不到數年年銷量個位數,負評如潮,納智捷的案例估計不會被研究,因為它不符合台灣一向鼓吹的中國技術落後的說法。然而中國車企有多強,馬斯克最清楚,馬斯克在這時說這些話,明顯的有討好中國消費者的嫌疑,即使他自己絕不會承認。
*作者為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