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五日圓匯率在盤中貶到近151日圓兌一美元的價位,為日本「失落年代」正式認證「30年」的資歷,而日本的遭遇確實能讓許多國家「各自借鏡」,避免淪落到其結果。
今年以來日圓匯率的表現,一直讓市場「驚聲尖叫」,每每在市場認為已「創N年新低、即將反彈」的分析中,證明「沒有最低只有更低」是可能的;從3月下旬跌破120日圓價位、創近6年新低,1個月後就再破130價位,這次是創20年來新低。再來是盤整一段時間,9月初再破140價位、創24年新低。此時日本銀行(央行)揚言要干預阻貶,但現在則是貶到149價位、創32年來新低。
即使在日銀發出阻貶資金無上限的威脅後,還是難敵空頭勢力,周五盤中貶破151日圓價位;從年初的113到今日,日圓今年貶值幅度已達31.8%,如果從去年初算,更是貶值高達45%,幾近腰斬。這是不是就是盡頭呢?尚待觀察。但這種貶值已接近災難了。
這波日圓貶值,非常明確不是「日本獨享」,而是各界貨幣盡皆貶值,原因當然是美國聯準會急行軍式的升息,美元走強;這是一個「翹翹板」,美元強勢當然其它貨幣就走弱、貶值;而對出口導向經濟體而言,更有競爭對手貶值、自己也非貶不可的壓力,某種程度上就變成競貶局面,亞洲貨幣就貶得一塌糊塗─台幣年初猶堅挺在27元多,現在已貶破32元,台灣主要競爭對手韓國也是貨幣走貶,貶幅都在15-20%左右。而貶幅第一的日圓,則更有其它不利因素助貶。
以央行政策而言,面對通膨再起與美國聯準會的強勢升息,大部份國家都跟進升息,雖然幅度都遠不如美國,但至少避免利差拉得過大。例如,韓國從去年8月就開始升息,每次1碼,今年7月與10月則更增加到每次升息2碼,把基準利率抬高到睽違10年的3%。台灣央行雖然較審慎,每次升息幅度只有半碼,但今年也累積了2碼幅度;連遭遇經濟不景氣風險極高的歐洲,都被迫史無前例的一次升息3碼。
日本呢?日本央行「不動如山」,繼續維持寬鬆貨幣政策;而且,不是維持零利率、而是維持負利率。別說相較於美國的快速升息,連與其它國家相較,日本都顯得毫無吸引力,資金要不外流更多也難。如果政策不動,即使宣布要干預,但央行也難與全市場對作。
再增以國際收支面來看,許多人印象中那個拚命出口賺外匯、出超不斷的日本,其實已不存在於現實中了,現在的日本三不五時的就要陷入赤字風險中。日本是能源缺乏國家,大部份能源靠進口,只要能源價格飆漲就有出現赤字的可能,當年福島事件後全國核電暫停、全用進口的氣、煤發電,就讓日本從出超國變入超國;另一個因素則是匯率,如果日圓貶值過多,代表購買力下降,需要花更多錢去買同樣的物品,就容易變成入超。
很不幸的是:日本現在正經歷此過程。雖然今年上半年經常帳猶有盈餘,但之後在能源價格持續飆漲、日圓匯率又看回不回的貶下去,下半年開始出現經常帳赤字,而這又讓日圓更乏支撐、更是看貶,陷入惡性循環。
如果以「匯率強弱代表一國經濟之強弱」的觀點來看,日圓如此弱勢也凸顯其內在經濟的問題。而且,展望後市,日圓是否已貶到盡頭已沒人敢講了,因為如果日本繼續寬鬆、美國則持續升息,加上貿易赤字增加,日圓只可能越來越弱勢。
從當年平均國民所得居全球前3名、在「雁行理論」中居頭帶領亞洲四小龍前進的地位,到今日退居40名之後、將被四小龍超越;從當年一付要追趕美國的「日本第一」架勢,到今日經濟規模只及美國的2成多,連中國經濟規模都已是其3倍以上,日本經濟30年來的頹勢,除了讓人唏噓外,更有不少值得借鏡、記取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