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遭英國殖民統治四百多年,印度人民不曾擁有軍備,甘地以非暴力抗爭方式,帶領民眾到海邊「違法」製鹽,抵制鹽稅,從生活中的剝削體認殖民統治的暴政。甘地以身作則,親自動手紡紗、織布、縫製衣服,帶動風潮;發起拒買英國布匹和進口商品,抵制英國的專賣利益;發動罷工、拒絕繳稅、占領鹽場,以對抗政府;鼓吹印度人辭掉英國殖民統治下的地方政府官職;甘地還進一步採取絕食抗議行動,迫使政府釋放政治犯,並且促成印度人民團結一致。
甘地採取「不合作、不服從」的非暴力抗爭方式,儘管英國殖民政府動用軍警鎮壓及司法迫害,卻始終徒勞無功。非暴力抗爭讓統治者沒有動武殺戮的藉口,而且動搖了其統治正當性,導致大英帝國無法再有效統治印度。一九四七年,甘地終於以非暴力抗爭打敗了當時仍為軍事強權的英國,完成印度和平獨立,立下了不朽的典範。
一九八九年,波羅的海三小國―─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也仿效甘地的非暴力抗爭來對抗蘇聯,爭取獨立。這三個國家都成立「非暴力公民防衛中心」,負責研究、訓練並擬定全面抗爭計畫,指揮民眾以非暴力方式來抵抗蘇聯統治者及其軍隊。
不靠槍砲防禦,人民以堆積石塊、廢家具、廢棄車、木材、大型卡車、推土機來構築障礙物,挖掘防戰車壕溝,阻擋坦克和軍隊入侵。民眾用身體當人牆,擋住部隊進入村莊,及保護電台和議會……使得敵軍難以發揮戰力,只發生了少數殺害事件,軍人即承受沉重的道德壓力,拒絕再執行殺戮。
民眾對蘇聯所發布的命令及法律,採取「不合作」的態度,或公開抵制,或暗地破壞、干擾、阻止,妨礙其施行,蘇聯的控制手段頓時失靈。「非暴力公民防衛中心」甚至發動大規模罷工、杯葛、公然違法、離開工作崗位等全面抵抗,癱瘓蘇聯的統治。
一九九一年,波羅的海三小國終於獲得獨立。犧牲最少的人命,國家設施幾乎沒有遭到破壞,這是非暴力爭取國家獨立的傲人成就。在抗爭過程中,不但在國際上得到普遍的同情,甚至促使蘇聯發生分裂,各加盟共和國紛紛表態,批判中央政府荒謬動武。
在拉脫維亞,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占了將近一半的人口;立陶宛也有四成人口並非立陶宛裔,但這兩國投票支持獨立的人,都超過總人口數的六成,甚至達到八成。顯見以非暴力爭取和平獨立,比較容易獲得不同族裔的信任與支持。
獨立之後,立陶宛在其國防部設置了「公民安全署」,目的是「為有組織行動的非暴力抗爭做準備」,將它納為與武裝部隊平行的單位。此外,波羅的海三國還共同簽署了《公民防衛合作協議》,建構波海三國非暴力公民防衛體系。除了技術訓練與資訊共享,當其中任何一國家遭到外敵入侵時,其他兩國有義務提供公民防衛所需的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