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告訴別人要去巴勒斯坦時,很多人都詫異地看著我問:「巴勒斯坦?那裡不危險嗎?」聽見這個問題時,我總是微笑地想起一位旅居在巴勒斯坦的英國朋友,他總是這麼回答:「是啊!巴勒斯坦好危險呀!有體重增加好幾公斤的危險!」
巴勒斯坦是宗教經典中,被譽為「流著奶與蜜之地」的國家,左依約旦河,右傍地中海,群山環抱,擁有種植橄欖樹的絕佳氣候,四季分明,與世人想像中的沙漠風情截然不同。
自一九四八年的「浩劫日」開始,巴勒斯坦人的死傷已不計其數,落入監獄、被迫逃亡世界各地的難民高達數百萬人,是全球難民人口最高的國家。雖然巴勒斯坦人生活困苦,但他們知福樂天、堅毅又不輕言放棄的性格,促成神奇而「有趣」的生活。
每逢星期五是以穆斯林為大宗人口的巴勒斯坦例假日,也是「禮拜日」。人們會上清真寺參與禮拜,而中午禮拜結束後的那一餐,對他們更是意義非凡,是全家人要回家團聚共享的一頓大餐。巴勒斯坦人的飲食文化偏好「一起」的概念―不僅要全家人坐在一起吃,也一起吃同一個盤子的食物,和我以往「一人一份」的分食習慣不同。
造訪許多不同巴勒斯坦的家庭後,我觀察到這種飲食文化像是一種藝術,有著整齊的儀式:一家人圍坐客廳,等待上菜時,忙進忙出的母親張羅著大餐,兄弟姊妹們隨侍在側,為客人奉上阿拉伯咖啡、薄荷茶、鼠尾草茶等飲品,以及各式各樣的前菜和點心。
這些前菜、點心有時是家裡或街頭轉角買來現烤的烤餅,搭配鷹嘴豆泥、茄泥等沾醬,以及家中自製的醃菜、起司球;有時則是法拉佛,配著切成條狀的新鮮小黃瓜、番茄,一道接一道盛給客人,待客之道是絕對不允許客人面前的杯盤空下超過一分鐘。可以說,巴勒斯坦人的好客程度,與他們熱愛美食、熱愛生命的程度,絕對不相上下。
氛圍。生活在以色列殖民軍事統治下,巴勒斯坦人的每一天都有無限「可能」―可能被逮捕入獄、可能在路上被以軍騷擾、可能遭到流彈攻擊而重傷、可能失去性命、可能失去家人或朋友。
但甫談完苦痛的下一刻,他們又會要你暫時忘記這些悲傷痛苦。「先填飽肚子才是重要的!沒吃飽,人生哪來的力氣繼續?」
好客的巴勒斯坦人總在結束採訪後,邀請我共進午餐或晚餐。享有「美食天堂」美譽的巴勒斯坦,富含數不盡的珍饌,雖然路邊隨手可得的小吃―如法拉佛(falafel,油炸鷹嘴豆餅)、鷹嘴豆泥(hummus)和沙威瑪烤肉(Shawarma/Kebab)等,都不會讓旅人的胃失望,但再美味的小吃都比不上巴勒斯坦人家的家常菜。
食物對巴勒斯坦人來說,不僅是填飽肚子,它代表的象徵意義就是「家」。巴勒斯坦的家庭人數通常平均不會少於五人,父母、祖父母和兄弟姊妹們加起來,超過十個人的大家庭不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