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烏克蘭是西方民主的前哨
季默曼在書中描述,畢蘇斯基有著多語言、多民族波蘭的願景,在那個理想的國度,少數族群——尤其猶太人——的權利受到尊重,這個理念讓他受到民族主義者敵視,因為後者希望由波蘭人治理波蘭。
一戰之後,畢蘇斯基希望與立陶宛、白羅斯和和烏克蘭結盟,組建波羅的海延伸到黑海的「海間聯邦(Międzymorze)」,一起對抗俄國,就像1795年以前的波蘭—立陶宛聯邦(Polish–Lithuanian Commonwealth)那樣。但是烏克蘭和立陶宛忌憚波蘭的領土主張,因此畢蘇斯基的海間聯邦構想未曾實現。
除了跨國聯邦,畢蘇斯基也想像一個主權獨立的烏克蘭,它不僅防範俄國侵犯,也是西方自由民主的前哨,畢蘇斯基在1919年是這樣說的:「如果沒有獨立的烏克蘭,就不會有獨立的波蘭。」
基於此一主張,畢蘇斯基在1920年發起軍事行動,支持烏克蘭的民族主義者反抗布爾什維克統治。此行動被視作越界、遭受譴責,季默曼則認為畢蘇斯基的行動具有合理性,也與現今形勢呼應,正如波蘭、立陶宛、波羅的海國家,以及芬蘭和瑞典,這些國家都認為必須牽制普京(Vladimir Putin)治下的俄羅斯。
1920年5月7日,畢蘇斯基的騎兵進入基輔,波蘭和烏克蘭的步兵緊隨其後。在這場烏克蘭戰役的關鍵時刻,他命令己方指揮官盡速撤退,季默曼詮釋,他希望藉此與新的烏克蘭建立友好關係。季默曼認為「他顯然支持烏克蘭獨立。烏克蘭獨立就會成為俄國邊界上的民主前哨,也是俄國和西方之間的緩衝,以及波蘭堅定的同盟。獨立的烏克蘭與畢蘇斯基——或至少與他的支持者——有著共通的民主價值。」波蘭和立陶宛過去同樣脫離蘇聯統治,現在烏克蘭正奮力對抗普京的俄羅斯,而這兩個國家是最強力的外交夥伴。
#OTD in 1920, the most important battle you've never heard of happened on the outskirts of Warsaw when Marshal Piłsudski defeated Mikhail Tukhachevsky's Bolshevik army, turning the tide of the Polish-Soviet War & dashing Lenin's designs on Germany + Central Europe. pic.twitter.com/aeCp77KFRh
— Boris Ryvkin (@BRyvkin) August 12, 2020
畢蘇斯基一生投身波蘭獨立 不相信俄國的任何承諾
畢蘇斯基投身波蘭獨立的浪漫主義,他對掌控波蘭、立陶宛、白羅斯和烏克蘭的沙皇懷抱強烈的怨恨,曾因哥哥布羅尼斯瓦夫(Bronisław Piłsudski)被捲入暗殺沙皇計畫而遭到監禁。季默曼追溯畢蘇斯基獲釋後如何成為波蘭社會黨(Polska Partia Socjalistyczna,PPS)的領頭人物,他出版黨報,假裝精神病躲避當局追捕,後來在奧屬波蘭創建軍隊,並在一戰中與俄國作戰。
雖然波蘭軍團隸屬奧地利和德國,但由於畢蘇斯基堅持波蘭獨立而遭德國逮捕入獄,這項遭遇更加增添他在波蘭人心中的傳奇色彩。畢蘇斯基獲釋後,於1918年11月11日受到委任,成為波蘭的領導人,同時也是現代波蘭的創建者,而每年的11月11日也變成波蘭的國家獨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