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在放開政策出台差不多一個星期後,中國國務院應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才發布消息說,允許「感染高風險人群、60歲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較嚴重基礎性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開展第二劑次加強針免疫接種」。這個「第二劑次加強針」也就是石喬然所說的第四針疫苗。
根據中國國家衛健委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28日,中國80歲以上老年人加強針接種率剛剛達到40%。目前,還有約2500萬60歲以上的老人未接種疫苗。許多家庭至今仍對老年親屬接種疫苗的安全性猶豫不決。
12月7日,《金融時報》援引美國總統拜登的首席醫療顧問安東尼·福奇(Anthony Fauci)警告稱,中國退出清零政策可能會給中國的衛生系統帶來壓力,並為可能傳播到世界各地的新變種創造條件。
而春運將為這樣的感染和變種創造完美的條件。在中國社交媒體上,大家已經用「億陽遷徙」來形容即將到來的春運期間的疫情大爆發。
春運還沒有來臨,除了北京外,其他地方還沒有出現疫情大爆發的情況,屆時,中國的醫療系統能否承受住壓力令人擔憂。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國家新冠病毒肺炎聯防聯控機制專家組成員馮子健12月6日對中國媒體表示,根據數學模型測算,在第一波大規模衝擊達到最高峰時,人群中的感染率可能達到60%左右。隨後會逐步回落到一個平穩期,最終可能80%至90%的人都會經歷感染。按照中國14億人口來算,60%意味著約8.4億人口感染。目前全世界約有6.48億人感染。
退燒藥、黃桃罐頭、電解質水和醫療擠兌
雖然中國政府現在強調,奧密克戎病毒致病性減弱,但民眾仍對未來會發生什麼非常惶恐。在中國媒體和社交媒體上,有關民眾囤積發燒藥和抗原檢測試劑盒的報導隨處可見。黃桃罐頭和電解質水也成了緊俏的物資。民眾認為它們可以幫助患者補充維生素和水分。
石喬然居住在上海,因為上海預估的疫情高峰還有一個月才會到達,一些上海人並沒有很恐慌,但囤藥已在進行。
陳曉雅(化名)是上海一所高校的老師。面對政府疫情政策的急轉,陳曉雅的反應是「早該放開了。其實,應該三、四月份就放開的。」
陳曉雅在政策放開的第三天才想起買備用的退燒藥,還好她買到了。12月14日,陳曉雅開玩笑說,她現在藥准備好了,「就等什麼時候陽了。」
根據上海澎湃新聞12月15日的報導,上海的多家藥店沒有出現排長隊的現象,但是非處方類退燒藥均暫無貨。藥店的店員表示,何時到貨並不清楚。
生活在合肥的退休教授文軍(化名)也遇到了同樣的情況,無法買到退燒的藥品。他在微信朋友圈裡寫道:「我們小區不到一百米的地方多達四家藥房,居然沒有一家能買到要買的藥,像(蓮花)清瘟膠囊、布洛芬這類藥品早就沒貨了。實體店沒有,就在網上試一試,結果可想而知。現在老百姓不是害怕放開,而是害怕放開後如何應對第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