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ESG的概念、衍生的CSR、SDGs等名詞讓人疑惑,但是最終的核心概念其實就是永續發展,我們可以看到政府、企業甚至學術界也開始將這些概念套入,在一些產品設計研發、公部門標案、大學課程都在講這些名詞,但是這些名詞實際上距離人民太過遙遠,而且過於流於道德要求層面,完全忽略人性以利驅動的本質,甚至還有人戲謔ESG其實就是專家的笨蛋目標(Expert Stupid Goal),為何有這種差異性的認知?我認為有三個結構性的問題必須正視。
第一、台灣的企業規模以中小企業為主、整體研發量能不足
中小企業的優勢是彈性大,但是也因為規模受限,因此在研發的量能上不足,且過去代工可以賺錢的思維,讓很多企業主是不想改變經營模式的,但ESG需要的就是企業認知到改變的可能性,像是在製程上重視環境、產品更追求循環利用等,但短時間的改變可能造成收益受損,是很多企業主不想投入的主因。
第二、政府的法規限制與鼓勵措施流於形式
我們政府對於很多新潮的概念都會跟風跟進政策,可是就像我之前談到的精準醫療的發展困境一樣,ESG等永續發展的概念在政府部門也常常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很多政策都流於形式上的KPI設置,並未解決核心問題,對於相關的獎勵機制,也是淪為少數群體獲益的情況,基本面無法擴大。
第三、產業結構性問題
主要也是因為製藥的研發量能上,我國的製藥業長期以製作代工為主,因此幾乎都在生產學名藥,很少有自主研發的量能,同樣的在其他的產業上,企業主有想朝向ESG目標執行,生產鏈很多時候也無法配合,除非像護國神山台積電一樣,有效地去整合與要求生產鏈廠商的配合,不然很難成為產業趨勢,我認為應該鼓勵產業上下游高度整合,一起組隊完成永續發展轉型的難題。
筆者也觀察到一些企業的確在這方面做得很不錯,像是台灣的食品龍頭大廠統一集團,導入許多節能設備,並進行改善工程,包括採用一級節能標章的冷氣、用LED燈取代T5螢光燈管照明、使用環保冷媒與加強冷凍冷藏箱壓縮機性能等,達成節能減碳目標。
另一家企業讓我比較意外的是信義房屋,因為在我的既定印象中,服務業較難實現ESG的標的,但他們卻在公司治理這個目標上獲得不俗的評鑑成績。
我認為ESG真正實踐的核心是從道德要求到主動創新的轉變,要讓企業主深信創新會帶來獲利,這些改變其實就是一項長期性的投資,同時也會帶來治理上的改變,追求ESG目標不是賠錢,相反的是可以讓企業永續發展的動態平衡。
*作者為藥商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