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太多香港人被移民署玩死!」在台港人為何對台灣政府失望、為何考慮「二次移民」

2023-01-21 11:00

? 人氣

她帶同3歲和5歲的小孩一起居留,計劃一年多後拿到定居身分,再申請丈夫依親團聚。她說台灣在疫情期間封關,丈夫無法入境探望,她在異鄉經營生意的同時獨力照顧年幼子女,「一個人處理所有事,我覺得自己老了十年,雖然很辛苦但知道自己為了什麼而捱,死撐下去」。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她撐到2021年9月遞交定居申請,以為很快有結果,怎料超過半年音訊全無,每次向台灣移民署詢問審批進度都沒有明確答覆。「他們做事很官僚,每個職員的講法都不同,有的說現在就是要等那麼久,你自己想清楚吧。那到底審批機制是什麼?我哪裡做錯了?為何會拖那麼久?其實你不批沒關係,講清楚就好,但現在連一個理由都不給。」

她說在等待過程中陷入自我質疑、憤怒、委屈、沮喪,曾在子女面前情緒崩潰,她意識到是時候結束漫長的煎熬,遂於2022年3月取消定居申請並回到香港,半年後舉家搬到英國諾丁漢。

「我這輩子講起都可能會哭,那種壓力外人很難體會。」她回想過去兩年的經歷時忍不住激動落淚。「我以前好喜歡台灣,拿畢生積蓄來過新生活,最後看清楚這個地方的真面目,好像發了一場惡夢。」

「移民」是錯誤理解

本身是香港人的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蘇偉業向BBC中文分析,一般港人對「移民」台灣的認知,與台灣政府設計的制度之間有極大落差。「香港人以為來台灣跟去英國、加拿大一樣,你讓我來就表示給我移民,但其實來台灣不是移民,你是來設籍——因為未『台獨』、未修憲,法律上你也是國民,只不過是沒有戶籍。」

根據中華民國《憲法》第4條,「中華民國領土,依其固有之疆域,非經國民大會之決議,不得變更之」。過去的中華民國體制視香港華籍居民為「國民」、「僑胞」,可申請「華僑身份證明書」,設籍及移居條件非常寬鬆。

1997年台灣趕在香港主權移交前三讀通過的《香港澳門關係條例》(簡稱《港澳條例》),香港定位不再是僑區,港人從「海外華僑」變成「港澳居民」,但憲法上仍是「中華民國國民」,移居台灣者不用經過「外國人」的「歸化」程序,只需「定居」取得戶籍,拿到身分證也不用放棄香港身分,因為法律上本來就不承認。

蘇偉業移居台灣20年,他指台灣移民署的實際做法和「九七」前差別不大,港人來台灣基本上等於華僑來設籍,只是政府設了很多關卡讓人無法工作、享受福利、投票。「他在行政上分了投資、專業、就學等等的類別讓你進來,你填這張表格進來,就用這個方式決定未來定居的問題。那些分類很細也很不透明,連移民署職員也搞不清楚。」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