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中國從俄烏戰爭學到哪些武力犯台教訓

2023-02-23 07:20

? 人氣

2月20日美國總統拜登意外造訪基輔表達對烏克蘭支持,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與夫人歐倫娜在總統府外親迎。(美聯社)

2月20日美國總統拜登意外造訪基輔表達對烏克蘭支持,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與夫人歐倫娜在總統府外親迎。(美聯社)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以「去納粹化」為名發動侵略烏克蘭的戰爭,這場撼動全球局勢的戰爭也對台海兩岸帶來巨大衝擊。台海局勢被拿來與俄烏關係類比,「今日烏克蘭,明天台灣」屢屢出現在台灣輿論、甚至國際媒體上。俄烏戰爭衝擊了台灣政府的軍事政策、對外關係以及台灣民眾的認知,《風傳媒》也策畫《戰爭啟示錄》深入探討相關議題。戰爭也改變美俄中三強關係,並牽動印太局勢與台海戰略布局,美中台都從俄烏戰爭中學習如何因應台海下一場可能的戰爭。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2月20日俄烏戰爭一周年前夕意外地出現在烏克蘭首都基輔,他說:「一年過去,基輔挺住了,烏克蘭挺住了,民主挺住了。」最後一句「民主挺住了」點出這不只是場關乎民族主義、經濟利益與戰略安全的戰爭,也是一場意識型態的對抗。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發動對中國的經貿戰爭,被解讀是一場霸權的保衛戰,美國壓制崛起的中國以維繫式微中的美利堅治世(Pax Americana)。而拜登上台後,持續川普時期對中國的制裁,而且把這場對抗定位為民主對獨裁的戰爭──中國、俄國、北韓等國家成了美國集團意識型態上的敵人;俄烏戰爭爆發進一步確立了兩集團間的衝突是場價值選擇,這也是習近平口中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並讓他在二十大說出「中國此刻面臨前所未見危險」這句話。

在德國境內的北溪二號天然氣管線。(美聯社)
俄烏戰爭衝擊國際能源,原本歐洲各國憂心戰爭拖累本身經濟、並不想得罪俄國。圖為德國境內的北溪二號天然氣管線。(美聯社)

俄烏戰爭衝擊國際原物料商品和能源,升高全球通膨壓力,歐洲各國更憂心戰爭拖累本身經濟。但美國成功地運用「民主」之名鞏固同盟對抗俄國,原本基於個自利益考量、不想得罪俄國的歐洲盟友,也轉為全力挺烏克蘭。從去年峇里島G20會議後,美國為首的挺烏克蘭陣營就與俄國、中國明顯對立。普林斯頓大學國際安全專家趙通當時就指出:「北京正與華盛頓進行激烈的意識型態競爭,同時在許多國內和國際問題的觀點和莫斯科由衷地一致。」對中國而言,俄羅斯這場戰爭若慘敗收場,「中國將面臨比今天更糟糕的地緣戰略環境」。

表態:拜登訪基輔、王毅到莫斯科

2月21日美國財政部副部長艾迪耶摩(Wally Adeyemo)在華府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的演說中指出,美國與其盟友即將對俄羅斯實施新制裁與出口管制,他也警告中國,不要規避國際對俄國的制裁。中國表面上在俄烏之間維持客觀中立,實際上選擇支持俄國。就在俄國侵略烏克蘭一周年之際,中國外交政策負責人、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訪問了莫斯科, 他強調北京與莫斯科的關係「堅如磐石」、「經得起任何考驗」,俄國國安會秘書長帕特魯舍夫(Nikolai Patrushev)告訴王毅,俄羅斯的首要外交任務是與中國發展「戰略夥伴關係」,並重申莫斯科在台灣、新疆、西藏和香港問題上一貫支持北京立場、反對西方利用這些問題詆毀中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