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實體零售巨頭和電商巨頭,長得越來越像彼此。兩家巨頭搶食美國5兆美元零售市場大餅,使得他們的分界越來越模糊。
沃爾瑪第四季財報,店面和線上營收年增8.3%,比分析師預期的4.9%高出不少。相較之下,亞馬遜營收成長雖然高於預期,但雲服務AWS營收下滑、下季財測黯淡,而且去年至今已經裁員1.8萬人。
《華爾街日報》原文:沃爾瑪:亞馬遜要小心了
沃爾瑪為何表現好?
沃爾瑪販賣的是包括食品在內的基本民生用品。沃爾瑪表示,很多高收入的消費者對於花錢越來越謹慎,選擇在沃爾瑪消費,這是業績成長的原因之一。
去年12月是沃爾瑪有史以來銷售額最高的一次。其中,非食物商品的消費降低了,客人現在傾向把錢花在必要的品項上,例如食物;通膨讓商品價格升高,這也是營收上漲的原因之一。
雖然營收表現亮眼,利潤率卻沒那麼高,除了被通膨吃掉外,食品的毛利率也比衣服、玩具之類的非食品商品還低。
此外,疫情期間供應鏈阻塞,讓沃爾瑪累積了大量庫存,必須以折扣的方式清掉。本季存貨下降2.6%,不過衣物類的品項庫存水位仍然上升。
沃爾瑪與亞馬遜越來越像?
亞馬遜佔美國電商銷售額的40%,但開設越來越多實體雜貨店。沃爾瑪實體銷售收入超過3千億美元,但也大量投資電商事業。兩家公司正在踏入對方的領域,他們的規模都太大了,試圖爭取成為消費者實體和線上消費的所在。
乍看之下,很難辨識出兩大巨頭在搶什麼。亞馬遜以線上商店起家,沃爾瑪專注於實體店鋪,不過兩家都朝著同一個方向邁進:低價,以及越快將商品送到客人手上越好。
《華爾街日報》長期追蹤食物線的記者表示,美國消費者很善變,單憑低價難以吸住他們,更要有辦法提供最多樣、最完善的商品和服務選擇,這是最大咖的玩家們想做到的。
因此,亞馬遜開始力推「Amazon Fresh」生鮮品牌,廣設天然食品店面,而且主打超低價。意圖很明顯,就是要挑戰沃爾瑪。
沃爾瑪一直主宰美國實體雜貨市場,佔了2022年全美雜貨銷售額的21.3%,亞馬遜則佔了3%。目前Amazon Fresh雖然只有27間店面,但亞馬遜去年已經宣布要關閉書店,重新將焦點放在雜貨零售上。
對於亞馬遜來說,進攻實體雜貨的另一項好處是可以搜集用戶數據,更精準分析消費者習慣,這是亞馬遜的強項。另外,實體店鋪也是亞馬遜新技術最佳的實驗點。最近推出「Just Walk Out」無人商店,以及另一項「Dash Cart」,讓顧客用購物推車就能結帳,省去收銀機結帳的環節。
這些技術,是亞馬遜與沃爾瑪做出差異的關鍵,也是亞馬遜留住客戶的利器;雜貨店的一大特色是,客人很容易養成固定去某家店的習慣。一旦客人願意換地方去,你留住客人的機會就很大。
當亞馬遜搶走部分沃爾瑪實體店面的客人,沃爾瑪也正在努瓜分亞馬遜主導的電商業務。2021年,沃爾瑪的線上商店新增了超過60000位賣家,也成立了Walmart+提供會員更快的免運服務,與亞馬遜的prime服務如出一轍。
沃爾瑪的其他電商策略,看起來就非常實體店面導向,也就是沃爾瑪習慣的「線上買、實體取貨」服務。這項服務是沃爾瑪電商成長的主要推手。
比起實體取貨,對於很多客人而言,配送到府或許更有吸引力。亞馬遜的宅配服務,5小時就可以送達。這是因為亞馬遜在全球有超過380個物流中心。沃爾瑪只有31間,不過卻另外有3500間實體門店可以配送線上訂單,未來更打算新設100間以上物流中心。同時,沃爾瑪也將擴大配送到府服務,配送對象新增至3千萬戶,實體店面將扮演類似倉庫的角色。
這場大戰,最需要的彈藥就是大量資金。對沃爾瑪來說,實體零售賺的錢已經不夠,廣告市場是一個能另闢收入的新戰場,而亞馬遜已經做得非常好,其2021年線上廣告收入達312億美元,僅次於臉書和Google,本季成長率更超越這兩間公司;沃爾瑪則只有16億美元,這也是沃爾瑪近年來努力拓展的業務。
責任編輯/林彥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