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爆發,恐衝擊女性政治地位
儘管這些女性領導人皆因不同緣由離任,但澳洲墨爾本拉籌伯大學(La Trobe University)國際關係講師卡索(Federica Caso)表示,有鑒於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世界各地的軍事化程度不斷提升,這可能將為全球女性領導人地位帶來不確定性。
卡索進一步解釋:「雖然馬林推動芬蘭加入北約⋯⋯但總的來說,選民傾向認為男性在國防及安全方面更可靠。」美國智庫普優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8年的一份調查指出,大多數美國選民表示,男性和女性領導人之間沒有差別。唯一的例外是,女性被認為在教育及醫療健保領域上表現較為突出,男性則較擅長國家安全及國防領域。
根據聯合國婦女署的數據顯示,與外交、國防或經濟相關職位相比,女性仍有較高可能被指派擔任與家庭及兒童事務,或婦女及性別平等相關的內閣職務。不過卡索表示:「相關研究指出,女性更傾向於談判和調解,因此當談判桌上出現困難時,她們往往更老練。」
社會刻板印象仍是阻礙
卡索也強調,女性領導人經常得與陳舊的刻板印象對抗,特別是來自媒體的刻板印象。去年8月,時任芬蘭總理馬林的私人聚會影片遭外流到網路上,影片顯示,馬林與一群友人在派對中忘情熱舞,引來各方強烈撻伐,認為她「有失體統」。馬林而後被迫出面解釋,她強忍淚水表示「我也是人」,應該有權享有私人生活。
卡索坦言,充滿性別歧視意味的報導,往往會對女性領導人的募款能力造成負面影響,「當你不斷因為性別而受到挑戰,很難繼續逆流而上。」另外,照顧家庭的不平等壓力也是造成女性領導人任期極短的原因。根據普優研究中心數據顯示,全球女性領導人的平均任期為2.1年。
事實上,部分國家早已設立性別配額制,以期實現政壇的性別平等。不過,聯合國2021年的研究發現,目前僅有13個國家的內閣實現了性別平等。而各國議會的性別不平等狀況更為嚴重,截至2023年,只有6個國家的議會有超過50%以上的女性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