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關鍵QA 解讀金融穩定報告
Q1:金融風險究竟在哪一個環節有機會出問題?
在全球進入 QE 時代以來,貨幣供給量大幅增加,多數系統重要銀行也存在著充裕的準備金,例如銀行存放在聯準會的準備金至今仍有 3 兆左右,而在巴塞爾協定後,對銀行的金融監管趨嚴也讓金融危機爆發的概率大幅降低(參考:本篇快報)。
而 IMF 在這次的報告內容中,卻大篇幅討論金融脆弱性的攀升,報告中提到在金融海嘯之後,由於監管政策的改變,許多資金需求轉移至「非銀行金融機構(Nonbank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NBFIs)」,如資產管理公司像是私募基金與避險基金等,又或是保險公司與退休基金,以及中央交易對手或是特殊目的機構,統計全球 NBFIs 所持有的全球金融資產佔比自 2008 至今已由 40% 提升至近 50%,而這樣的結構性改變,NBFIs 的金融槓桿、流動性、互聯程度、貨幣匹配程度都對金融穩定性帶來風險,更重要的是,NBFIs 與銀行不同,時常缺乏監管數據,更一定程度減少了透明度及風控的掌握度。
Q2: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引發金融危機?
在金融市場正常運作及景氣穩定時,信貸活動通常被視為是經濟成長的加速器,信用基本上隨著經濟擴張進行,然而金融市場的脆弱性及流動性的枯竭通常也發生在瞬間,尤其在以下三種情況發生時,會加劇金融環境惡化的速度及外溢效益,甚至導致金融危機的發生:
流動性錯配(Liquidity mismatches)
流動性錯配指的是負債及資產的持有期限存在著落差(可理解為期限錯配),以先前矽谷銀行的案例來說,其所持有的資產多為長天期公債,但負債卻由隨時可以被提領的存款所組成便是其中一種案例,當市場信心潰堤時,恐慌心理將導致資金加速抽離(舉例來說就是大家都想搶先擠兌 / 撤資)。
流動性螺旋(Liquidity Spirals)
當資產面臨價格下跌及槓桿的同時,容易出現資產價格越跌、資金越快速抽離、流動性越差的現象,如去年以來劇烈升息造成全球債市價格大幅下跌,各國公債的買賣價差均顯著擴大,反映公債流動性的下降。
擁擠交易(Crowded Trades)
而當機構所持有的投資組合類似時,大量的曝險於同類型的資產將導致金融壓力的放大。舉例來說,當某一資產管理公司因贖回而被迫出售持有資產,高機率使得持有相同資產的機構同步拋售,根據 IMF 統計 2015 年至今,持有相似的固定資產投資組合的基金比重明顯攀升。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財經M平方,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責任編輯/林彥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