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趕出中國的駐華記者:外界無法具體瞭解中國,造成更多扭曲與誤解

2023-04-23 15:00

? 人氣

齊邁可在1987年至1995年期間擔任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北京分社社長。他說,「在天安門事件期間和之後的那段時間,從相對放鬆變為極度壓制,然後再次變得相對放鬆。」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齊邁可說:「在(天安門)鎮壓當晚,我的現場報導都是通過我們在北京飯店陽台上一直連通的電話完成的,因為我們沒有手機。」他說,1989年的鎮壓之後出現了一段嚴格的限制時期,這使得新聞報導變得更加困難,直到1992年。

記者陳嘉韻(Melissa Chan)指出,外國記者在中國最好的時期是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前夕。陳嘉韻2006年開始在中國報導新聞,她是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的記者,直到2012年被驅逐出境。

她是十多年來第一位被勒令離開中國的外國記者。

陳嘉韻現居柏林,是一名獨立記者。她說:「當時那是個大新聞。現在,我們已經數不清有多少記者失去身份而不得不離開。」

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沒有回覆美國之音要求置評的電子郵件。不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此前駁斥了有關封閉的媒體環境的說法,稱「外國記者只要遵守法律,依法依規進行報導,就沒有必要有任何擔心。」

陳嘉韻說,甚至在自己被迫離開之前,外國記者短暫享有的相對自由已經開始減少。

2011年,陳嘉韻在新疆——北京被指控在那裡對維吾爾人實施種族滅絕——做報導時一直被兩輛車尾隨。

她說:「那變得令人難以忍受,尤其是對電視攝製組來說。」

齊邁可說,這些困難觸及了這本書的核心,即「美國記者永無休止的奮爭,試圖揭開長期籠罩著中國的神秘面紗,以更好地了解中國的現實。」

魏夢欣現任紐約大學法學院美亞法律研究所所長,對於她來說,在中國做報導給人一種感覺,即「全天,每一天,你都在逆流而上,試圖找出事情的真相,在一個真的是不想讓你發現真相的體制中。」

儲百亮表示,儘管近年來障礙成倍增加,但媒體如果要想有效地報導中國新聞,就必須身處中國境內。

在農村地區做報導是儲百亮最懷念中國的事情之一。但他說,那也變得越來越困難了。

儲百亮說:「最終,這意味著國外的人不再對中國的生活有更具體的了解。那會是一種損失。」

儲百亮說,短期內,中國政府可能會因為外國記者——尤其是來自美國媒體的記者——數量減少而鬆了一口氣。但這些潛在的好處不會永遠持續下去。

他說:「從長遠來看,如果讀者和觀眾無法更全面地了解中國正在發生的事情,那麼缺乏訊息共享的空間將充斥著歪曲、謠言和更多的誤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