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太陽光電市場,成果卓著
企業排放溫室氣體多寡,最主要來源之一就是用電,綠電因而成為近年非常重要的減碳管道,這正是永豐銀行深耕多年的領域。「我們做太陽光電超過十年,成績有目共睹,」曹為實介紹,最初永豐銀行投入太陽光電融資業務時,大多都是屋頂型太陽能電廠,由於個案融資普遍屬於小規模,金額多在三、五百萬新台幣左右,利潤微薄加上資訊有限,很少金融行庫願意承做貸款。但因為永豐銀行已經深入做過研究、比較,所以開始貸款給相關業者,讓電廠陸續營運。業者又和台電簽署購電合約(PPA),將發電賣給台電,如此一來,為期15年至20年、業務相當穩定的現金流陸續成型。
投入十年功夫,迄今永豐銀行已經為7千多座太陽光電廠提供融資服務,金額達到887億新台幣,總裝置容量也達到3GW,相當於每年減少5千座大安森林公園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難得的是,曹為實透露,由於事前調查準備充分,永豐銀行太陽光電業務的逾放比率(Non-Performing Loans Ratio,NPL)僅0.03%,控制相當良好,在布局新業務之際,也做好為股東權益把關工作。
曹為實認為,政府大力提倡太陽光電,讓相關業者漸漸有形成國家隊的味道,從選址開發、投融資、建置到維護,結合各個環節的力量,讓太陽光電落實產業化,這對綠能有效提供電力支應台灣需求,是很重要的準備工作。對比之下,曹為實舉例,日本的太陽光電產業雖然比台灣更早規模化,但因為缺乏政府即時監督與輔助,整體運作效率其實已經逐年降低,甚至有大量報廢的太陽能發電板堆積如山、無人處理回收的現象。
「地球越來越常出現極端氣候,這是人類與環境的關係出了問題。至於社會上各種爭執與糾紛越來越多,這是人類彼此之間的關係出了問題。金融業本身直接碳排放量並不多,我們提供融資服務與否的影響力卻很大。所以我認為,金融業者能為ESG倡議做的事,就是利用資金這個工具,盡可能修補、強化人與環境的關係,這就是實踐ESG真正的意義。」大半生服務金融業的曹為實,如此總結金融業在ESG工作上的目標。
責任編輯/林彥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