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要失傳的日本地方技藝:女通靈師織起失明者互助網,用愛搭建生與死的橋樑

2023-06-21 13:10

? 人氣

山中他界觀的產生可能源自古代日本人對山的敬畏和信仰之情。而Itako的通靈行為正好體現了日本人內心深處的這種信仰。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通過修行獲得通靈真傳

那麼,Itako究竟是什麼人呢?雖然現在大多認為Itako就是通靈師,但她們原本其實是當地能夠感知神靈和亡者存在的一種「諮詢師」,為身邊的部落女性提供婆媳關係、夫妻關係、健康問題等方面的建議

自古以來,日本就有替神靈或亡者傳話的巫女。如今,巫女在沖繩和鹿兒島縣奄美地區被稱為「Yuta」,在阿伊努民族中被稱為「Tuskur」。此外,在津輕地區(青森縣西部)則被叫做「Kamisama」「Gomiso」等。在不少地區,還有巫女開展呼神招魂儀式。

這些巫女和Itako最根本的區別在於,Itako是通過修行獲得通靈技藝的。

Yuta和Kamiyama這些巫女往往一代而終,其中大多數都是突然被神靈附體。而Itako需要拜師學藝,經過數年修行後掌握通靈能力。換句話說,Itako是一種「技術人員」。

因此,傳統的Itako持有作為修行結業證明的護身道具「odaiji」和師父親授的Itako念珠(又稱,最多角念珠)。

當地弱勢群體救助系統

之所以會存在這種師徒相傳的系統,是因為Itako作為盲女的工作擁有組織化發展的歷史。

據青森縣八戶市鄉土歷史研究學者、青森縣ITAKO巫技傳承保存協會會長江刺家均介紹,距今250至260年前(江戶時代中期),在南部地區(青森縣東部),有一名叫做太祖婆的盲人巫女。這位太祖婆向山伏(在山野中修行的僧侶――譯註)鳥林坊及其盲妻高館婆傳授了通靈等Itako技法。接著,鳥林坊和高館婆開始有組織地向盲女傳授這些技法。這就是如今Itako的起源。

之後,鳥林坊和高館婆的弟子又招收門徒,師徒傳承,薪火相傳,將Itako文化不斷發揚光大。因Itako師承不同,傳授形式為口口相傳,所以她們在通靈時念的咒語各不相同。

鳥林坊和高館婆向盲女授藝,其中或許有高館婆本身也是盲人的原因,但同時也體現了當地存在著一個弱勢群體救助系統。

過去,東北地區的飲食和衛生狀況堪憂,不少兒童因患麻疹失明。如何讓這些兒童在集體中學會獨立生存,這成了當地需要解決的一個重大課題。盲人男子主要從事針灸、按摩、彈三味線的工作;盲女則從事和祭神儀式相關的Itako工作。

上文中提到的江刺家會長認為,回溯Itako文化的發展史我們可以看出,當地對溝通陰陽兩界的巫女存在一定需求,並且當地生活著盲人女孩群體。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