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醞釀已久的中國戰略日前出爐。德國哥廷根大學東亞研究所代理教授盧瑪麗分析說,文件的核心是承認德中關系的復雜性,將「制度對立」定義為對國際秩序或人權原則的不同看法。戰略宗旨是為合作提供防護欄。
德國之聲:德國為什麼高調宣布出台中國戰略?
盧瑪麗(Marina Rudyak):本屆政府的執政條約規定制定一部中國戰略。但對它的設計以及是否應該公布與眾,聯邦政府內部存在分歧。儘管如此,該戰略還是反映出德國政府認識到了對中國的一些關鍵依賴,以及從經濟和安全政策的角度看這些依賴所帶來的風險。
制定該戰略的過程或許比最終文件本身更為重要,因為這是所有聯邦部共同制定對華政策的願景,而這尚屬首次。鑑於德國經濟與中國的緊密聯系以及地緣政治的變化,此舉早該進行。中國早已不再是中國事務小組和相關部門的議題,而是一個跨部門、跨行政級別的橫向問題,幾乎無處不在。從這個意義上講,這一過程也有助於提高德國的「中國能力」,這方面的欠缺還很大。從這一點上,反對派認為文件不夠深入,他們更希望看到建立一個國家層面的「中國能力中心」。
德國之聲:怎樣理解定義中國為合作夥伴、競爭者和制度性對手?
盧瑪麗:此前,國家安全戰略中對中國「合作夥伴、競爭者和制度性對手」的定義,延續了歐盟對華關系的定義。中國戰略也順理成章地採了這一定義,並明確強調,德國政府的對華政策與歐盟共同對華政策的目標和原則相一致。
德國之聲:中國戰略傳達的最主要訊息是什麼?
盧瑪麗:該戰略傳達的主要訊息是中國已經發生了變化,這就要求改變與中國打交道的方式。該戰略的核心是承認德中關系的復雜性,因此,在與中國打交道時必須比以往更加了解情況。最大的風險在於缺乏足夠的了解。
德國之聲:去年11月流傳到媒體的戰略文件初稿曾引發廣泛的討論。現在的最終版本「新」在哪裡呢?
盧瑪麗:2022年11月的版本是外交部起草的第一稿,尚未與其他部委協調,現在的最終文件是聯邦政府的文件,反映了各部會的優先事項以及他們的考量。有關台灣、中俄關系和無強迫勞動供應鏈的文字與歐洲的共識保持了一致。
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與中國的經濟規模相比,德國--或任何其他歐洲國家--都是輕量級的。歐盟作為一個整體,由於歐盟內部市場和中國對歐盟的經濟依賴,是一個重量級的集體。因此,將德國的對華政策納入歐盟共同對華政策,成為其目標和原則的一部分,是正確和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