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的亞運會剛落幕,本次台灣代表隊在多項比賽表現傑出並獲17金19銀30銅,其中讓我最深刻的一個畫面就是獲得男子鞍馬金牌「翻滾吧男孩」男主角之一的李智凱,在頒獎典禮上,中華奧會會旗在中間,左右兩邊剛好是中國的五星旗,因為獲得銀牌、銅牌的正好是中國選手。
所有參加比賽的運動員都清楚,在運動的世界中,有兩個最重要的真理,就是「實力」與「遊戲規則」,有實力自然會受到重視與關注,雖然有時會遇到偏頗的裁判,但裁判偏頗的依據,依然是引用該項比賽的遊戲規則。
李智凱的湯馬式迴旋動作,幾乎就是國際體操界的標準教材,全世界所有的體操界人士都知道,他來自台灣。就如同其他運動比較項目一樣,若世界杯足球賽少了巴西,棒球比賽中少了古巴,奧運的短跑項目少了牙買加,籃球比賽少了美國,相信比賽可能會少了許多話題性及可看性,也會讓賽事因此遜色不少。但想想看,有什麼運動會讓全世界的運動迷想到台灣呢?目前也許就是羽球世界排名第一,同時也是本次亞運女子羽球單打金牌的戴資穎吧。
在亞運之前,原本2019年8月在台中舉辦的東亞青年運動會,台灣疑似因為發起正名公投,欲以台灣名義參賽東京奧運會,因此被大陸主導,召開東亞青運會員國臨時會議投票表決,取消台中本次運動會的主辦權,會議的召開及投票的結果,本身就是一種現行遊戲規則下的執行結果,雖然台中市提出申復,但結果依然不變。
整個事件,我們總是以政治及兩岸的思維來看待及評論,但若單純的以運動世界中的規則來看,目前以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的名義參賽,就是台灣參加各項奧會或單項協會的正式會員名稱,它就是現行的遊戲規則,無法改變。即使未來有機會以台灣、中華民國或繼續以中華台北參賽也好,別忘了,在運動的世界中,只要實力好,自然會被全世界看見,全盛時期的王建民、曾雅妮及戴資穎,當他們站上世界舞台時,所有的國際報導一定會告訴大家,他們來自台灣,在台北大獲好評的世界大學運動會不也是如此嗎?
每一位選手能夠站在競賽場上,都是歷經多年日復一日的付出與訓練的成果,才能與各國選手競賽爭取國家及個人榮譽。本次亞運的獲獎的參賽選手,幾乎下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參加2020年東京奧運,談起目標非常的容易,但要達到目標,除了有具體的計劃外,就是腳踏實地日復一日的苦練,才有可能實現,這不僅僅只有運動員本身的天份而已。而這樣的運動員精神就是目前台灣社會中普遍所欠缺的一個特質,只有口號卻不務實。
我們也期待未來有那麼一天,能以台灣人期待的名義參賽,但在運動的世界中,只有實力及遊戲規則才是運動世界中不變的原則,其他的,暫時先別扯進來。
*作者為中正大學企管系博士班在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