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不管哪一種,都不會影響其他部、會獲賦資源的占比,但國家財政成長若出現停滯或衰退,國軍軍備汰舊換新及後勤維持,將會面臨挑戰。
(二)選票:俄烏戰爭效應,多數人認同兵役延長,對選情有利
自烏克蘭戰事起(2022年2月),我國再次思辨「四個月軍事訓練役」時間太短,新聞媒體(壹蘋、TVBS)及政治社團相關基金會(啟思民本基金會、台灣民意基金會、台灣安保協會、壯闊台灣聯盟)都相繼公布民調,民眾對「兵役延長」支持率皆超過六成五。國防安全研究院於2023年4月公布民調,「一年役期義務役」支持率創下新高,達八成五(委託政治大學電話訪問,在2023年3月23-27日對居住臺灣,年滿18歲以上成年人的調查,不含金、馬地區;在這民調中,制度直接影響者的受訪人比例較少)。先不論民調數據的可信度,但社會大眾確實未出現反彈聲浪。
另一重點,我國下一任總統選舉將於2024年1月投票(併同立法委員選舉),國民須年滿20歲才能參與,所以新制度的直接影響者(2005年1月1日含以後出生的男性),在這次選舉尚無投票權,故對於此次選情無害,但又可博得多數認同的好感。
(三)國際關係:把握抗中機遇,放大聲量宣示立場,爭取國際合作
世界正處在以美國為核心,聚眾圍堵「中國」的氛圍中,而受歷史遺留問題牽絆,位處印太地緣戰略重要位置的臺灣,勢必成為「風暴中心」。我國兵役自2013年採「四個月軍事訓練役」後,國內、外時有輿論憂心役期太短削弱國防力量,或抗中立場不堅定。可藉這次政策調整,向世界宣示當前政府與人民(有民調基礎)「不接受中共統治」的立場,進而取得國際認可聲量與合作機會、美國政府支持(援助)及國內反統人士的認同。至於兩岸關係,「敵視中共」是執政黨的基本核心,中共若有過激反應,更有利穩固選票基本盤。
二、軍事面:著重快速提升「平、戰轉換」兵(戰)力、後備訓練仍難形成嚇阻實力
就「義務役男」而言,從服役到退伍轉為後備役,不管是身份、法律權利與義務、軍事訓練、生活方式及經濟收入等,會明顯不同。在此區分「常備役」與「後備役」時期分析優、缺點。
(一)常備役時期
1.優點:
(1)提升國軍平時總體兵力:常備部隊平時兵力整備係以「編制數」18萬8000人(須以「國軍總員額」21萬5000人,扣除「學生、入伍、受訓、住院調療及留職停薪等維持員額」1萬9000人及「文職、聘雇」8,000人)的90%為目標,約16萬9200人。而實際常備部隊編現比常態介於80-90%間(15萬1000人至16萬9200人),若將每年約6萬人義務役納入,平時約21-23萬人在常備部隊編制內擔任備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