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好萊塢電影中國崩潰論」聲浪中,「奧本海默」中國票房開佳績,亮眼成績單背後交織成因有很多,北京對於日本核處理水排海所推升的民族情緒,或也起了些作用。
諾蘭(Christopher Nolan)作品奧本海默(Oppenheimer)於8月30日在中國上映,相較於北美、台灣、香港、澳門等地方於7月上映,中國上映時間稍晚了一些。諾蘭為宣傳電影,在8月22日出席北京環球影城首映會,環球時報彼時撰文寫道「諾蘭的中國之行說明中國對好萊塢依然很重要」。
「奧本海默能否破除好萊塢困境」、「奧本海默明天上映能不能拯救好萊塢」、「好萊塢大片奧本海默能否挽回中國觀眾」,在好萊塢電影票房表現不如國產電影的失勢氛圍中,中國媒體對於奧本海默橫掃海外票房魅力可否同樣注入這個全球最大電影市場打了個問號。
數據會說話。影視數據分析專頁「貓眼」統計資料顯示,奧本海默於上映首個周末連續5天(9月1至5日)拿下票房冠軍。
以上映第一個周六(9月2日)來看,被評為R級(限制級)的奧本海默當天票房為人民幣(下同)6780.65萬元(約新台幣2.9億元),排片占比(電影院安排場次比率)17.4%;緊追在後為國產電影「孤注一擲」,孤注一擲當天票房為4808.19萬元,排片占比25.9%。
截至10月14日,奧本海默累計票房4.43億元,累計觀看人次1037萬人次,貓眼評分9.3、豆瓣評分8.8,目前為中國2023年傳記片票房冠軍、中國影史進口歷史片票房冠軍,中國全年電影票房排名暫居第26名。據1905電影網9月中旬消息,奧本海默在院線上映時間將延長至10月底。
奧本海默講述美國理論物理學家奧本海默在二戰期間作為研發原子彈計畫核心人物的故事,這類人物傳記電影多帶有歷史海量訊息,非一般大眾普遍喜愛類型,今年幾部好萊塢電影票房失利案例在前,奧本海默在中國電影市場取得算是不錯的成績,有中國媒體以「奧本海默在中國上映成績亮眼」入報導標題。
文化產業作品的成功或失敗,往往帶有高度不可預測性,觀眾心思太難猜,關於奧本海默可以獲得中國觀眾青睞的原因,很難具體列點式地點出有哪些要素,有些評論認為,這佐證了諾蘭作品「金字招牌」號召力不減;也有意見從技術分析角度討論「鏡頭全實拍」、「時空交叉剪接」美感,或許較難聯想到的是,日本核處理水是與這部電影一起高頻率出現的詞彙。
日本東電公司迄今執行兩次福島電廠核處理水排海,這個計畫引起周邊國家強烈反彈,中國政府日前宣布禁止日本水產品進口,民間仇日情緒也瞬間激發,這份憤怒跟著投射到奧本海默觀影心得上。
「看完電影,我們同樣可以相信正在發生的日本核污水排放關乎的是人性善惡」、「看奧本海默想到的是日本排放核污水」、「日本人領教了原子彈的恐怖之處,幾十年後他們仍無視反對之聲排放核污水」,奧本海默在中國的上映時間,意外地撞上了「政治正確」。
對的時空背景可以是電影票房催化劑,中國電影長津湖是個例子。長津湖於2021年9月30日上映,正值美中兩國高度競爭對抗漩渦,這部講述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的電影獲得高評價,累計票房57.75億元,摘下中國影史總票房榜冠軍,直到現在未有其他作品打破。
「哎呀,你說好萊塢電影還行嗎,你有沒有看過我們的流浪地球啊」,一次偶然機會,一名電影科班教學者對記者說著「好萊塢電影中國崩潰論」,熱情地邀請可以前往聽聽某個論壇,講述中國電影工業技術的進步與發達。
好萊塢電影在中國究竟有沒有「崩潰」、「發冷」,這是個可大寫特寫幾篇論文的大哉問;不過作為一個電影觀眾,可以確定的是,奧本海默在中國上映號稱「一刀未剪」,卻是替裡面某個角色裸露鏡頭硬生生地加上一件黑衣服,很突兀、不合理,「這讓觀眾很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