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防備 危機恐趁勢而入
恐怖分子的作戰技術隨著時代在進步,也因此可能這次沙國的和談讓以國情報系統鬆懈,現代的科技發達,是否太仰賴電子情報來源,而忽略情報戰最根本且重要的因素還是「人」;透過「認知作戰」被滲透,是很可怕的新戰爭型態,讓人失去防備心,危機就會趁勢而入。
全民居安思危已不是口號,台灣近幾年在公部門方面,不論是國防預算編列、民防系統調整、油氣水電、國家資安等重要基礎設施安全維護等正逐漸強化重視;但還有再強化、精進的部分,私部門也必須要認知到,所有商業行為都是基於國際秩序的穩定,除了要提高警覺,善盡企業責任、保護公司運作外,更要替國家防衛盡一分努力。金融業掌握台灣人民最重要的身家性命,地緣政治下的金融劇本,也應該做好各種戰前演練以及防範措施,多一層準備、多一分安心。
台灣身處全球地緣政治高度不確定的太平洋島鏈,政府應將整個台灣金融體系做全盤的國安考量,不論是央行、財政部、金管會等都要做好萬全準備,不同種類的金融業要評估未來面臨的多種可能性,甚至進行基礎建設的投資,超前部署建立其組織韌性。事實上,除了網路攻擊外,把金融武器化(Weaponization of Finance),藉由發動金融戰(Financial Warfare)破壞國家之財金秩序,是當前各國所高度關注的議題。當前各種金融戰的發動方式有哪些?台灣有哪些脆弱點易遭受金融戰攻擊?可能遭受金融戰的各種情境為何?我們不能不小心應對!
*作者為銀行家雜誌主編,本文選自167期台灣銀行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