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不「剁手」,中國消費者今年為何吝於消費?

2023-11-12 19:00

? 人氣

北京一處購物商場。(美聯社)

北京一處購物商場。(美聯社)

一邊是使出渾身解數吸引消費者的各路電商,一邊是經濟疲軟大環境下缺乏購物欲望的中國民眾:走過十余年的「雙十一」購物節似乎已經不再具備過去的光彩。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一年一度的中國消費盛事「雙十一」購物節即將收官,然而隨著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成長放緩,各種聲勢浩大的優惠活動在今年似乎難以打動消費者。

上海地鐵站裡的天貓雙十一廣告

最早於淘寶在2009年開創的「雙十一」購物節,如今早已不再局限於11月11日所謂光棍節這一天,而是從10月份就拉開帷幕,以各種預售機制吸引消費者提前加購,以確保用歷史最低價格搶到心儀的商品。

消費者:沒有太多購物欲望

根據咨詢公司貝恩(Bain)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去年「雙十一」總銷售額達到1.1萬億元人民幣,而該公司今年進行的問卷調查發現,77%的消費者表示,今年並不打算在購物節期間去買超出平時消費更多的東西。

「現在大家都在節省花銷了,確實沒有太多的購物欲望」,23歲的大學畢業生張楚文(音)告訴法新社記者。她表示,自己身邊的朋友大多是利用「雙十一」的折扣來購買日常必需品。

還有一些消費者認為今年的「雙十一」優惠力度不如以往那麼好,很多商家其實是在玩「先提價再折扣」的行銷把戲,真實降價幅度並不大。

21歲的關永浩(音)告訴法新社,他感覺今年雙十一的價格和平時差不太多。「所以我什麼也沒買」,他補充道,「因為現在掙得比以前少了,所以還是省著點吧。」

總部位於北京的電商諮商公司WPIC的聯合創始人兼CEO庫克(Jacob Cooke)表示,在多種發展趨勢的共同影響之下,雙十一購物節已經「失去了它的光彩」。

他分析道,直播帶貨商業模式的興盛,加上其它購物節的層出不窮,都使得雙十一原本作為購買打折商品最佳時機的相對吸引力大大減弱。

另一方面,直播銷售模式雖然給中國電商帶來了巨額銷售額,但是不少主播也表示,今年的行情不如往年。

一位帶貨主播劉凱(音)對法新社表示:「今年雙十一的銷量不如去年或者是兩年前。」

電商平台價格大戰

今年雙十一期間,淘寶和天貓商城實行的是滿300減50或是滿200減30的優惠方式,且可以跨店湊單,除此之外不少商家也拿出了大量贈品來吸引消費者。淘寶也要求各店鋪在雙十一期間提供歷史最低價。

而拼多多和京東也紛紛表示,要在購物節期間為各自平台上的消費者提供總額數十億的現金返還優惠。

去年雙十一期間,阿裡巴巴和競爭對手京東一樣都沒有對外公開購物節的全部銷售數據,而只是說和前一年保持持平。

路透社報導稱,一些指標顯示今年雙十一的銷售增速放緩。數據提供商Syntun估計,10月31日至11月3日,各電商平台銷售總額大約3110億元,同比下降7.1%。 但同時抖音、點淘和快手等直播平台的銷售額卻增加了10.5%,達到 990 億元,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衝了這一影響。

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中國民眾的消費熱情明顯要高得多。2019年,淘寶在雙十一購物節的24小時內創下了380億美元的銷售額。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人在消費方面已經變得日益謹慎,不再像過去那樣熱衷於「剁手」了。

「雙十一所帶來的狂熱和興奮感已經差不多過去了」,位於上海的市場咨詢公司CMR創始人兼董事長Shaun Rein指出,「消費者在過去的9個月裡,總是能看到各種各樣的促銷活動,所以他們對於雙十一期間的折扣已經沒有太多期待了。」

他表示,消費者更傾向於購買日常消耗品,比如牙膏、面巾紙或是洗衣粉等,而不一定會在這時去購買高端化妝品或奢侈品。

就在雙十一購物節即將收官之際,中國本周公布的數據顯示,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10月份陷入了通貨緊縮。這顯示北京高層在提振經濟、刺激內需方面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